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
《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全文
元 / 柳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钱塘城东潮海西,四更月上寒凄凄。

太阴垂精金气感,列宿藏景珠绳低。

钟鼓沈沈尚传警,羽毛谡谡屡惊栖。

蟾蜍初不隔风雨,谁其翼我凌丹梯。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描绘了钱塘江边夜晚的独特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神秘。

首句“钱塘城东潮海西”,点明地点,钱塘江在东,大海在西,暗示了广阔的自然景观。接着“四更月上寒凄凄”描绘了夜晚四更时分,月亮升起,寒意渐浓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太阴垂精金气感,列宿藏景珠绳低”两句,运用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和想象,将月亮比作太阴垂下的精华,金气感应,同时星辰似乎也藏匿于低垂的珠绳之中,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星空的美丽与神秘。

“钟鼓沈沈尚传警,羽毛谡谡屡惊栖”则通过听觉的描绘,钟鼓声沉沉地回荡,似乎还在传递着某种警报,而鸟儿的羽毛在风中谡谡作响,偶尔惊扰了栖息的鸟群,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蟾蜍初不隔风雨,谁其翼我凌丹梯”两句,以蟾蜍(月亮的别称)为喻,表达了即使面对风雨,也有力量支持自己攀登高峰,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柳贯

柳贯
朝代:元   字:道传   籍贯:婺州浦江   生辰: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猜你喜欢

临春台

为临春色上歌台,独捲红罗坐绿苔。

忽啭一声穿九陌,永新传送莫莺来。

(0)

独醉园对饮

独醉园中独醉翁,醒时还与醉时同。

祇因矫思原如矢,窃自修身更似弓。

无可奈何倚玉友,有何不可任崖公。

醉乡纵裂封侯地,且就擒奸莫论功。

(0)

天平道中二首·其二

鼓声依约分鱼市,不负侬家白酒鲜。

粳稻新秧及时插,苧衣清楚入梅天。

(0)

南安道中

笋舆初下上江船,无数青山入枕边。

几处猿啼愁入瘴,五更鸡叫梦朝天。

不堪岁月如流水,赖有文章似涌泉。

归日乡人问何往,云从海上觅神仙。

(0)

偶题清凉境界

今日清凉境,明朝剑水心。

酒堪消客况,泉可洗尘襟。

佛古荒苔藓,林深繁绿阴。

樵歌山路晚,馀兴付归禽。

(0)

题茅山梅石道士卷

华阳洞里罗浮仙,袖携冰雪梅花篇。

玉堂道士字一尺,紫清老人诗四联。

夫何题咏到疏懒,日短天寒岁云晚。

独怜空谷有佳人,翠壁丹厓作屏板。

道人鹤氅颠倒披,芒鞋踏雪夜深归。

莫将铁笛山头吹,只恐石裂梅花飞。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