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书先拜赴交州,采采芙蓉照去舟。
千里西风随宪节,万年南服仰皇猷。
骅骝度岭朱崖晓,雕鹗横空白露秋。
莫道霜威真铁面,仲堪儒雅更风流。
除书先拜赴交州,采采芙蓉照去舟。
千里西风随宪节,万年南服仰皇猷。
骅骝度岭朱崖晓,雕鹗横空白露秋。
莫道霜威真铁面,仲堪儒雅更风流。
此诗《送殷副使旦赴交址》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殷副使即将远行赴任交址的情景。首句“除书先拜赴交州”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殷副使接旨后即刻启程的紧迫与庄重,预示着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即将开始。接着,“采采芙蓉照去舟”一句,以芙蓉的鲜艳映照在离别的船上,不仅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也寄托了对殷副使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千里西风随宪节,万年南服仰皇猷”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殷副使的行程扩展至千里之遥,同时借“宪节”和“皇猷”表达了对朝廷权威的敬畏与对国家政策的期待,展现了殷副使作为朝廷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骅骝度岭朱崖晓,雕鹗横空白露秋”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殷副使穿越山岭、越过朱崖的壮丽景象,以及在秋日清晨,雄鹰翱翔于空中的场景,既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与险阻,也寓意着殷副使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莫道霜威真铁面,仲堪儒雅更风流”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赞扬了殷副使不仅拥有坚定的意志和铁面无私的品格,还兼具儒雅风流的气质,表达了对殷副使个人魅力和人格魅力的高度赞赏。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殷副使赴任的壮志豪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深切敬佩。
君子慎言行,其发乃枢机。
出身发乎迩,千里应在兹。
所以古圣王,左右史有司。
匪惟记善恶,亦以谨起居。
遥遥三代下,不乏为君师。
汉文唐太宗,高山予仰跂。
汉帝质无忝,唐皇文有馀。
至今政要书,炳然法则垂。
求贤与纳谏,简编多令仪。
独于观史事,不能我无疑。
文皇信英辟,易理岂不知。
九皋鹤闻野,荣辱应不迟。
讵藉金匮藏,却观知所为。
遂良执简记,传信恒于斯。
秘之不与观,固也非达宜。
礼云记动言,非礼戒宴私。
不观史何据,或者其未思。
善哉刘洎言,人君日月齐。
设遂良不记,天下皆记之。
复如封宇文,至唐皆进规。
使其记隋事,笔应多诡辞。
岂能掩炀恶,炀恶谁直书。
《读贞观政要》【清·弘历】君子慎言行,其发乃枢机。出身发乎迩,千里应在兹。所以古圣王,左右史有司。匪惟记善恶,亦以谨起居。遥遥三代下,不乏为君师。汉文唐太宗,高山予仰跂。汉帝质无忝,唐皇文有馀。至今政要书,炳然法则垂。求贤与纳谏,简编多令仪。独于观史事,不能我无疑。文皇信英辟,易理岂不知。九皋鹤闻野,荣辱应不迟。讵藉金匮藏,却观知所为。遂良执简记,传信恒于斯。秘之不与观,固也非达宜。礼云记动言,非礼戒宴私。不观史何据,或者其未思。善哉刘洎言,人君日月齐。设遂良不记,天下皆记之。复如封宇文,至唐皆进规。使其记隋事,笔应多诡辞。岂能掩炀恶,炀恶谁直书。
https://shici.929r.com/shici/8eWkL.html
一镜照如是,千镜亦如是。
问汝镜中人,奚以别彼此。
人本能照镜,谓镜能照人。
一二二而一,谁知疏与亲。
对镜趺而坐,相忘各自然。
香闺曼睩人,却与辨媸妍。
人訾今镜新,云是古镜好。
是谓失其珠,而数他人宝。
明镜暗其背,是以纳万象。
设令通体明,一物不能状。
见镜斯镜照,是照不在镜。
寂灭见照根,炯然常清净。
绿水摇空,东湖岸浅。芙蓉弄色晴霞暖。
一枝谁折到空斋,香从十里分来远。
花似多情,于人眷眷。不愁辞藕馀丝断。
朱颜解自领薰风,疏帘镇日为高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