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贞观政要》
《读贞观政要》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君子慎言行,其发乃枢机。

出身发乎迩,千里应在兹。

所以古圣王,左右史有司。

匪惟记善恶,亦以谨起居。

遥遥三代下,不乏为君师。

汉文唐太宗,高山予仰跂。

汉帝质无忝,唐皇文有馀。

至今政要书,炳然法则垂。

求贤与纳谏,简编多令仪。

独于观史事,不能我无疑。

文皇信英辟,易理岂不知。

九皋鹤闻野,荣辱应不迟。

讵藉金匮藏,却观知所为。

遂良执简记,传信恒于斯。

秘之不与观,固也非达宜。

礼云记动言,非礼戒宴私。

不观史何据,或者其未思。

善哉刘洎言,人君日月齐。

设遂良不记,天下皆记之。

复如封宇文,至唐皆进规。

使其记隋事,笔应多诡辞。

岂能掩炀恶,炀恶谁直书。

(0)
鉴赏

此诗《读贞观政要》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旨在探讨历史记载与君主治理的关系。诗中强调君子在言行上的谨慎,认为言行如同枢机,影响深远。从“出身发乎迩,千里应在兹”一句可见,作者认为个人的言行虽始于细微之处,却能决定长远的影响。

接着,作者引用古代圣王的典故,指出他们身边常有史官记录言行,不仅为了记载善恶,更在于规范日常起居,警示后世。在“汉文唐太宗,高山予仰跂”两句中,作者将汉文帝与唐太宗比作高山,表达了对这些明君的敬仰之情。

进一步,作者提到汉帝质与唐皇文的品质,以及他们的政要书籍中所体现的法则与礼仪,强调了求贤与纳谏的重要性。然而,在“观史事”部分,作者提出了疑问,似乎对历史记载的公正性有所质疑,引出对君主如何通过历史来指导国家治理的思考。

最后,作者引用刘洎的话,认为君主应当像日月一样公正无私,并提出如果魏征(封宇文)在记录隋朝历史时,可能会因立场而有所偏颇,无法公正地记录炀帝的恶行。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记载公正性的重视,以及对君主治理与历史记录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君主治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公正性和君主责任的深刻见解,体现了其作为一位帝王对于治国理政的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如梦令.春尽日闻杜宇声有感

试问春归何处。几度欲留不住。

楼上子规啼,似向东风说与。归去。归去。

满院落红如雨。

(0)

减字木兰花.春夜和研北齐韵

风飘帘縠。何处春砧声断续。月色清圆。

偏照愁人妆镜奁。双星羞觑。对景空吟肠断句。

欲问清光。何事离愁不暂忘。

(0)

临江仙.赏荷遁溪

一曲池塘新水绿,画桥通处清幽。

娉婷小立似含羞。绿罗翻翠羽,红映倚兰舟。

潋滟波光晴载酒,衔杯且共渰留。

风吹薄醉听吴讴。碧云飞远浦,白鹭起放洲。

(0)

虞美人

小楼一夜帘织雨。酿得春如许。暖寒和梦锁银屏。

倦听街头唤过、卖花声。踏青人去清明节。

廊响弓弓屧。病中心绪厌喧哗。

低语小鬟帘外、步轻些。

(0)

长相思.秋晚

芦花边。蓼花边。曾记横塘唱采莲。秋风年复年。

暮云天。暮潮天。柳外轻丝荡细烟。沙鸥和月眠。

(0)

百字令.代柬奉酬心斋

香薰石叶,劈云笺题遍,江南风月。

检点好言君道尽,更何处求生活。

换徵移宫,翻新合古,制谱真奇绝。

清词三叠,试把玉箫吹出。

添取一院浓阴,数声啼鸠,瞬眼春光易。

整日药炉相伴住,墨海微尘堆积。

结习无多,诗魔酒障,最是难消灭。

谈禅说法,惭愧舌间功德。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