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钟唤我披衣起,浩荡晓阴犹未开。
稍觉柴门稀应接,独怜幽鸟下莓苔。
束书如旧岁年晚,丛木近秋风雨来。
一笑莫思身外事,好将兰蕙遍庭栽。
山钟唤我披衣起,浩荡晓阴犹未开。
稍觉柴门稀应接,独怜幽鸟下莓苔。
束书如旧岁年晚,丛木近秋风雨来。
一笑莫思身外事,好将兰蕙遍庭栽。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诗人早起的闲适心情。首句“山钟唤我披衣起”,以山中晨钟声唤醒诗人,展现了环境的清幽和生活的质朴。接着,“浩荡晓阴犹未开”描绘了早晨天空微明,云雾缭绕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寂寥。
“稍觉柴门稀应接”写诗人打开简陋的柴门,迎接新的一天,反映出他的孤独与恬淡。而“独怜幽鸟下莓苔”则通过描绘小鸟落在苔藓上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静谧和诗人对自然的喜爱。
“束书如旧岁年晚”暗示诗人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一笑莫思身外事,好将兰蕙遍庭栽”,诗人劝慰自己忘却尘世烦扰,专注于庭园的种植,寄寓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代文人早起时的心境,流露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子知我,今日陈、蔡谁从丘。
夜航争路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痹,故乡不敢居温柔。
定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从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
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
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
赵子寄书来,《水调》有馀声。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