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猎一何酷,终年耗林麓。
飞走如未空,贪残岂知足。
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
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
如何纵网罗,空成肥骨肉。
和济俱不闻,曷所禳颠覆。
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
所猎一何酷,终年耗林麓。
飞走如未空,贪残岂知足。
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
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
如何纵网罗,空成肥骨肉。
和济俱不闻,曷所禳颠覆。
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猎狩(古代的狩猎活动)的景象,通过对比猎狩与治国的关系,抒发了作者对于贪婪无度和不顾后果行为的批评。诗中的“所猎一何酷”表达了对狩猎活动残酷性质的感慨,“终年耗林麓”则强调了这种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长期破坏。
接着,诗人通过“飞走如未空,贪残岂知足”指出了贪婪无度的狩猎行为,并没有满足的时候。以下两句“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通过狩猎来考察英雄和贤能之人的认识,以及这种活动对于彰显国家力量的看法。
然而,诗中的“如何纵网罗,空成肥骨肉”批评了盲目进行狩猎而不思后果只为满足口腹之欲的行为。而“和济俱不闻,曷所禳颠覆”则表达了对于这种无节制活动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
最后,“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是诗人对能够制止这类行为的人的期望,以及对于生命尊严和自然平衡的关切。这一部分也隐含了作者对统治者或有能力的人士肩负起保护自然与社会责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狩猎活动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社会秩序以及人类行为后果的深刻思考。
织女虽七襄,不能成报章。
无巧可乞汝,世人空自狂。
帝城秋色新,满市翠帟张。
伪物踰百种,烂漫侵数坊。
谁家油壁车,金碧照面光。
土偶长尺馀,买之珠一囊。
安知杼轴劳,何物为蚕桑。
纷华不足悦,浮侈真可伤。
阎生画竹旧所闻,望中一见遥可分。
伊予不甚少佳画,犹爱气骨高出群。
狂枝怒叶凌绢素,势若飞动争纷纭。
蟠根数节出地底,上有积年苍藓纹。
森然直干忽孤耸,意恐出屋排浮云。
秋风飒飒生左右,耳目洒落遗尘氛。
乃知良工自神解,昧者仿习徒艰勤。
子猷昔者得收玩,不患终朝无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