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问圆通寺,青山拄杖寻。
飞梁袅石涧,寒日抱霜林。
殿閤攀跻远,关河眺望深。
下看孤鸟翼,万里送遥心。
晓问圆通寺,青山拄杖寻。
飞梁袅石涧,寒日抱霜林。
殿閤攀跻远,关河眺望深。
下看孤鸟翼,万里送遥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的《圆通寺》,描绘了清晨探访圆通寺的旅程。首句"晓问圆通寺"点出诗人黎明时分向寺庙发问,显示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未知的探索。接下来的"青山拄杖寻",通过"青山"和"拄杖"的细节,展现出诗人独自寻访的艰辛与宁静。
"飞梁袅石涧"描绘了寺内桥梁如飞龙般蜿蜒于山石间,涧水潺潺,增添了环境的幽深与神秘。"寒日抱霜林"则以寒冷的阳光照耀着覆盖着霜露的树林,渲染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
"殿閤攀跻远"写诗人费力攀登寺内的殿阁,暗示了寺庙的高大和修行的不易。"关河眺望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关河景色的凝视,寓意着内心的沉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寻。
最后两句"下看孤鸟翼,万里送遥心"以孤鸟展翅翱翔的画面,寓言诗人的心志如同孤鸟一般,虽孤独却志向远方,寄托了他深远的思绪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圆通寺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茅屋青山绿水边,往来年久自相便。
数株红白桃李树,一片青黄菜麦田。
竹榻夜移听雨坐,纸窗晴启看云眠。
人生无出清閒好,到得清閒岂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