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从玄墓山夜还虎山桥》
《菩萨蛮.从玄墓山夜还虎山桥》全文
清 / 郑文焯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一湖风色明岩牖。乱峰木落如人瘦。笼烛引秋山。

满衣云叶寒。隔崦呼月上。归路闻樵唱。

林影水生烟。桂花香到船。

(0)
鉴赏

这首《菩萨蛮》描绘了一幅夜晚从玄墓山返回虎山桥时所见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

首句“一湖风色明岩牖”,开篇即以“湖”为中心,通过“风色”和“岩牖”的映衬,营造出一幅湖面波光粼粼、山石映照的景象,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接着,“乱峰木落如人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瘦削的人形,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凋零、山峰孤峭的秋日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萧瑟之感。

“笼烛引秋山”中的“笼烛”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手持灯笼在山间行走的情景,仿佛引领着读者一同穿越这片秋山,感受夜色中的温暖与指引。而“满衣云叶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凉意,衣物上似乎沾满了秋夜的寒气,给人以清凉而又略带忧郁的感受。

接下来,“隔崦呼月上”一句,通过“隔崦”(山岭)与“呼月上”(呼唤月亮升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呼唤,以及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最后,“归路闻樵唱”和“林影水生烟”两句话,分别描绘了归途中听到的樵夫歌声和水面升起的轻烟,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诗意的韵味。

整首词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桂花香飘至船头的描写,更是点睛之笔,将整个画面定格在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之中,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朝代:清   字:俊臣   号:小坡   籍贯:鹤道   生辰:1856~1918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绝句九首·其二

树头三唱鸡宾日,门外斜行雁寄书。

十月江城霜霰薄,满山林叶乱蓝朱。

(0)

春日怀淮阳六首·其二

灵通禅刹古丛林,永日惟闻钟梵音。

阅世兴亡千室佛,百年风雨古墙金。

(0)

青桐道中值雨凡数里舟行久之颇有江湖之思二首·其一

系马操舟问楫师,却疑淮口挂帆时。

人间迁改何须问,便作江湖未可知。

(0)

自上元后閒作五首·其四

灯火人家夜不收,三更明月过南楼。

风烟随处自能乐,何事客心还独愁。

(0)

正月十八日四首·其四

山下书生业读书,荻篱葛蔓避人居。

最怜无奈穷耽酒,时遣羸童致一壶。

(0)

发金陵折柳亭二首·其二

瞿昙昔教我,林下一宵行。

何事春江上,依依作俗情。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