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怀淮阳六首·其二》
《春日怀淮阳六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灵通禅刹古丛林,永日惟闻钟梵音。

阅世兴亡千室佛,百年风雨古墙金。

(0)
注释
灵通:指一个著名的禅林寺名。
禅刹:佛教寺庙。
丛林:佛教术语,指僧众聚居的大型寺院。
永日:整天。
钟梵音:寺庙中的钟声和诵经声。
阅世:经历世间变迁。
兴亡:兴盛与衰败。
千室佛:众多佛堂。
百年风雨:历经百年风雨洗礼。
古墙金:古老的墙壁依然金黄色,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翻译
古老的禅林名叫灵通,整天只听见钟声和梵唱。
历经世间兴衰的千间佛堂,百年风雨仍见古墙金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春日怀淮阳六首》之二。全诗借春日游玩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和自然沧桑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佛教禅理的向往。

“灵通禅刹古丛林”一句,描绘了一处位于古老丛林中的灵通禅院。这里的“丛林”暗示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深远,而“灵通”则是佛教中表示智慧、悟道的概念,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之地的向往。

“永日惟闻钟梵音”一句,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在春日漫长的光阴中,只听得到远处寺庙里传来的钟声和梵咒,这些声音如同佛教修行中的梵音,让人心灵得以净化。

“阅世兴亡千室佛,百年风雨古墙金”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阅世兴亡”表明了诗人站在时间的角度上审视历史的起伏,“千室佛”则描绘了一座座佛寺的繁多,这些佛像见证了无数年的风霜雨雪,也象征着对永恒和超脱尘俗的追求。“百年风雨古墙金”一句,通过“百年风雨”形容岁月沧桑,透露出历史留下的痕迹,而“古墙金”则是对那些经历了无数年份洗礼后,依旧坚固而有着金色光辉的古老寺庙墙壁的描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心灵净化与永恒价值的深刻向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善谑驿淳于髠墓上有木斜出口占

秦人磨斧闯山东,七泽青邱入梦中。
齐楚君臣正行乐,辟宫除道送金笼。

(0)

顺风过湖二首

维舟六日傍明山,待得风来始破颜。
一抹平湖三十里,听渠微横未须关。

(0)

司马归州挽诗

玉立气如春,魁然长者人。
三朝陈素业,两郡驾朱轮。
国干须名族,吾衰倚大姻。
那知沙步酒,一别遂终身。

(0)

四雪诗用前韵寓四字

气用乾阳壮,云兴初望神。
渎流连夜剪,泽草万花新。
暮夜翻疑晓,冬郊总是春。
皇皇天一色,穆穆迳无人。

(0)

送查仲文三首

静甘明主弃,出为故人书。
邺下刘公干,山中隐隐居。
百年通醉醒,万事付乘除。
只有诗魔在,时能掣巨鱼。

(0)

送胡仲方二首

邓林擢干皆楩梓,丹穴生雏即凤凰。
年少一来无比并,老翁千岁有辉光。
幕中润泽江湖远,笔下才情锦绣张。
未必安仁须作县,藉田新赋待文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