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子无涉水,水深下无极。
鯈鱼舞浮阳,螭首闯阴碧。
弱去一羽沉,恶来万波激。
子兮何所求,快此蛟蜒滴。
谏议起阳城,拾遗招李渤。
望子子不来,羊裘号逋客。
踞坐山石粗,晞发朔风急。
乱流两白足,何日踔疏逸。
子兮宁不悲,饥氓徯唐稷。
岂其洛之涯,而可温与石。
将子无涉水,水深下无极。
鯈鱼舞浮阳,螭首闯阴碧。
弱去一羽沉,恶来万波激。
子兮何所求,快此蛟蜒滴。
谏议起阳城,拾遗招李渤。
望子子不来,羊裘号逋客。
踞坐山石粗,晞发朔风急。
乱流两白足,何日踔疏逸。
子兮宁不悲,饥氓徯唐稷。
岂其洛之涯,而可温与石。
这首诗名为《濯足万里流》,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诗人以洗脚于江水为引,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水底景象,鯈鱼跃动,螭首潜行,暗示了水中的生灵活力与神秘力量。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轻盈与沉重,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言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诗人提到“谏议”和“拾遗”,可能是在借古代官职表达对贤能者的期待,而“羊裘号逋客”则借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在山石上晾晒头发,面对凛冽的北风,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他期待着能如白足者般在乱流中展现出飘逸的姿态。
最后,诗人发出疑问,对于身处困境的百姓,他们是否能像自己期待的那样得到救赎,如同洛水边的温润与石头的坚韧。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项安世的笔触细腻,寓意深远,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正舞衣香满,风日清佳,梅边吹晓。
酒近南山,任芳樽倾倒。
履道坊中,联吟高会,算香山年少。
再六十年,先生便是,洛中遗老。
人似频罗,岁逢修禊,阅尽沧桑,几回歌笑。
往事青云变,朱颜苍了。
鲁国灵光,郑家书带,称经师人表。
寿与名兼,家缘国庆,月圆花好。
罗衿麝袭。更海样华灯,良宵初七。
筝柱十三金雁,宝鬟盈尺。
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
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正荡妇、高楼倚笛。
便迎归甲帐,锁春严密。一霎金戈铁马,翠钿狼籍。
山眉水眼盈盈处,泪燕支、秀靥红湿。
浅颦深笑,消魂无限,为伊倾国。
极目中原,慷慨平生,浊醪一杯。
念高堂老母,桓釐志行,穷途游子,仲蔚蒿莱。
雅负经纶,文章小技,三尺遗孤何壮哉。
辞家久,到燕南赵北,赤日黄埃。吾徒造物安排。
且布袜青鞋归去来。
有莼羹鲈鲙,能供蔬膳,鱼村蟹舍,可葺茅斋。
贫贱安亲,诗书养志,世上机云少弃才。
成名后,把怀清筑起,百岁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