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衿麝袭。更海样华灯,良宵初七。
筝柱十三金雁,宝鬟盈尺。
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
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正荡妇、高楼倚笛。
便迎归甲帐,锁春严密。一霎金戈铁马,翠钿狼籍。
山眉水眼盈盈处,泪燕支、秀靥红湿。
浅颦深笑,消魂无限,为伊倾国。
罗衿麝袭。更海样华灯,良宵初七。
筝柱十三金雁,宝鬟盈尺。
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
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正荡妇、高楼倚笛。
便迎归甲帐,锁春严密。一霎金戈铁马,翠钿狼籍。
山眉水眼盈盈处,泪燕支、秀靥红湿。
浅颦深笑,消魂无限,为伊倾国。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华丽而深情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五月初七夜晚的盛景和佳人的风采。"罗衿麝袭"与"海样华灯"相映生辉,展现出夜晚的繁华与热闹。"筝柱十三金雁"和"宝鬟盈尺"描绘了音乐与美人的精致,暗示了歌舞升平的气氛。
"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进一步渲染了清新的夏日气息和芬芳,烘托出佳人如花的娇媚。"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赞美了女子的青春活力和美丽动人。
接下来,词人通过"荡妇、高楼倚笛"的形象,暗示了名伶在舞台上的风采,以及"迎归甲帐,锁春严密"的温馨画面。然而,"一霎金戈铁马"的转折,又带出一丝战争的紧张感,与之前的欢乐形成对比。
"翠钿狼籍"描绘了战乱后的残败,而"山眉水眼盈盈处,泪燕支、秀靥红湿"则揭示了佳人内心的哀愁。最后,"浅颦深笑,消魂无限,为伊倾国"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名伶的深深倾慕,以及她所引发的情感波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华丽的词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五月初七夜晚的繁华与悲欢,以及对名伶桂凤精湛演技的赞赏。
昨日复今辰,悠悠七十春。
所经多故处,却想似前身。
散秩优游老,闲居净洁贫。
螺杯中有物,鹤氅上无尘。
解佩收朝带,抽簪换野巾。
风仪与名号,别是一生人。
东归多旅恨,西上少知音。
寒食看花眼,春风落日心。
百忧当二月,一醉直千金。
到处公卿席,无辞酒盏深。
大红旆引碧幢旌,新拜将军指点行。
战将易求何足贵,书生难得始堪荣。
离筵歌舞花丛散,候骑刀枪雪队迎。
应笑蹉跎白头尹,风尘唯管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