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蓑青笠惯菰蒲,错认东湖处士居。
舟尾笑迎车后客,渡头催买网中鱼。
水程趣戍半规日,山意论交千卷书。
归去重楼试凝望,恍曾云气矗凌虚。
绿蓑青笠惯菰蒲,错认东湖处士居。
舟尾笑迎车后客,渡头催买网中鱼。
水程趣戍半规日,山意论交千卷书。
归去重楼试凝望,恍曾云气矗凌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郑清之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隐士般的生活场景。首句“绿蓑青笠惯菰蒲”形象地展现了渔夫身着绿色蓑衣、头戴青色斗笠,常在湖边的菰蒲丛中穿梭,过着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次句“错认东湖处士居”暗示了诗人误将此地当作隐士的居所,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舟尾笑迎车后客,渡头催买网中鱼”,通过渔夫的热情好客和对捕鱼的熟练,进一步渲染了渔村的淳朴与热闹。诗人在这里寓言性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对渔市生活的喜爱。
“水程趣戍半规日,山意论交千卷书”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想象着在舟行途中,时间仿佛在与山水的交谈中悄然流逝,自己仿佛在阅读着大自然的千卷诗书,寓言了人生的哲理和对知识的追求。
最后两句“归去重楼试凝望,恍曾云气矗凌虚”,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回望刚才的渔村景色,仿佛看见了云气蒸腾,如在仙境,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留恋和对超脱尘世的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冷云收,小园一段瑶芳。
乍春来、未回穷腊,几枝开犯严霜。
傍黄昏、暗香浮动,照清浅、疏影低昂。
却月幽姿,含章媚态,姮娥姑射下仙乡。
倚阑看、殷勤持酒,索笑也何妨。
堪怜处,东君不管,独自凄凉。
算何人、为伊销断,古今才子篇章。
有西湖、赋诗处士,□东阁、年少台郎。
驿使来时,吴王醉处,几番牵动广平肠。
剩宴赏、微酸如豆,又是隔年长。
高楼外,莫教羌管,吹堕寒香。
锦绣文章,圭璋闻望,碧落侍郎。
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
委羽天空,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
君知否,是民心襦裤,吏胆冰霜。少须召入鹓行。
也不念无人荷紫囊。
有本朝曾旦,移春手段,旧家羲献,补月心肠。
此去三山,却登八座,已准金瓯姓氏香。
还朝处,双凫作对,五马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