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箱力穑不知年,报主多情只自怜。
好是野田春种后,饱肥芳草卧深烟。
服箱力穑不知年,报主多情只自怜。
好是野田春种后,饱肥芳草卧深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耕图景,通过“题画牛”这一主题,展现了古代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首句“服箱力穑不知年”,形象地刻画了牛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它默默无闻地拉犁耕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从不计算时间,体现了牛的任劳任怨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这里的“服箱”指牛拉犁,“力穑”则是指耕作土地,整个句子通过“不知年”三字,强调了牛工作的持续性和艰苦性。
次句“报主多情只自怜”,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牛不仅在劳动中表现出忠诚与勤奋,还对主人怀有深情,这种情感并非外显于言语,而是内化于心,只有自己能感受到。这里“报主”二字,既表达了牛对主人的感激之情,也暗含了农民对土地、对生活的深厚情感。
后两句“好是野田春种后,饱肥芳草卧深烟”,将画面转向了春意盎然的田野。在春耕之后,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牛儿在绿草如茵的田野上悠闲地吃草,享受着劳动后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饱肥芳草”不仅描绘了牛儿饱食的场景,也象征着农民辛勤劳动后的收获与喜悦。“卧深烟”则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描绘了牛儿在傍晚时分,沐浴在轻柔的暮霭之中,安然休息的画面,营造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风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牛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牛的勤劳与忠诚,也反映了古代农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金公年六十,六十金公老。
姹女年六十,六十姹女少。
金公年三十,姹女还渐少。
老翁得少妻,枯杨自生筱。
夫妻同一处,成道和合了。
根本是黄芽,金公元一家。
姹女入铅室,须臾地变茶。
覆月合仰月,仰月急须赊。
固济重固济,固济似丹家。
丙丁张下诐,混沌自甜葩。
七八阳数极,九六更须加。
四壳阳既满,五色似朝霞。
去阳除覆月,上上好黄芽。
黄即黄金色,白即白马牙。
变化成运载,故号曰河车。
玄明与滨伏,夫妇同一家。
本是王阳术,黄帝羡金花。
智者能隐秘,愚者向人誇。
若达此道者,鹤控白云涯。
还丹篇,还丹篇,欲得黄芽先炬铅。
阳壬不去火中走,阴丙如何得作烟。
鸡抱卵兮日数足,母生子兮十月全。
但得坤来为屋宅,坤至何愁不作干?
伏吾此法在目前,违吾此法饶万年。
八石须向火中走,莫弄水饱费君钱。
还丹不是世难学,自是时人志不坚。
若明魏君歌十首,千回海水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