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题敦煌志书原韵四首·其一》
《又次题敦煌志书原韵四首·其一》全文
清 / 苏履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汉世传名郡,于今列邑疆。

两关通玉塞,五载绾铜章。

行秩渐縻粟,离怀威折杨。

一书聊志胜,犹是古敦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敦煌作为名郡的历史地位与变迁。首句“汉世传名郡”,点明敦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郡县。接着“于今列邑疆”则表明至今日,敦煌依然在行政区划中占据重要位置。接下来的“两关通玉塞,五载绾铜章”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描述了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其中“两关”指代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玉塞”象征着边防要塞,“五载绾铜章”则暗示了敦煌曾长期由朝廷直接管理。

“行秩渐縻粟,离怀威折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敦煌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转变与影响。“行秩渐縻粟”可能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逐渐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离怀威折杨”则可能是在表达对敦煌人民情感的深厚影响,以及其在抵御外敌时所展现的坚强意志和勇气。

最后,“一书聊志胜,犹是古敦煌”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一首诗来纪念和记录敦煌的辉煌历史与独特魅力,强调了敦煌不仅在过去,即使在今天,依然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地方。整首诗以历史视角审视敦煌,既展现了其地理与政治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其文化与精神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苏履吉
朝代:清

苏履吉,乳名发祥,字其旋,号九斋,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779年8月25日),福建德化人。有《友竹山房诗草》七卷,补遗一卷,《友竹山房诗草续钞》七卷。
猜你喜欢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其二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

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0)

县斋对雪

密雪夜来积,起见万物春。

山川忽改色,草木一以新。

古邑失荒秽,王路覆平均。

从兹庆丰年,蹈咏惭小臣。

(0)

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夏雨涨黄流,夜鸣邻船柁。

乘危冒险人,不识西山饿。

(0)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一登太室中峰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

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0)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

昔见白髭惊,今见白髭喜。

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

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耻。

白日傥日拔,日拔讵能已。

黑壮不为贵,白衰不为鄙。

道德保于中,任从髭发齿。

(0)

自和

忽思湖上趣,水阔似南州。

地接过从易,人闲取次留。

絮轻递吹卷,蒲嫩匝堤幽。

落果知禽入,行莎觉履柔。

莲为游女曲,藤系野人舟。

晚笋长过筱,春秧绿满畴。

赏心曾卜昼,望岫最宜秋。

款款穿丛蝶,涓涓败堰流。

风埃无入座,笳鼓或惊鸥。

下客林泉性,时能梦寐游。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