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标致久凄凉,佛鉴山头又坐亡。
昨夜灯前即屈指,不知谁解整颓纲。
宗门标致久凄凉,佛鉴山头又坐亡。
昨夜灯前即屈指,不知谁解整颓纲。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怀深的《偈一百二十首》之四十四,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传承与宗门精神的深刻思考。
首句“宗门标致久凄凉”描绘了宗门(佛教中指禅宗)的精神标志在长久的时间里显得孤寂和落寞,暗示了佛法传承可能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接着,“佛鉴山头又坐亡”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仿佛在说即使在佛光普照的山巅,也难以找到知音,暗示了佛法传播的艰难与不易。
“昨夜灯前即屈指”这一句转而从时间的角度出发,似乎在回顾过去,感慨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屈指,即用手指计算,这里暗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佛法传承断层的忧虑。
最后一句“不知谁解整颓纲”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当前佛法传承可能陷入混乱、失去方向的担忧。颓纲,比喻混乱的局面或失去控制的状态,这里强调了需要有人来整顿佛法传承,使之回到正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宗门精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承与宗门精神延续的深切关注和忧虑,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老客妇,老客妇,行年七十又一九。
少年嫁夫甚分明,夫死犹存旧箕帚。
南山阿妹北山姨,劝我再嫁我力辞。
涉江采莲,上山采蘼。采莲采蘼,可以疗饥。
夜来道过娼门首,娼门萧然惊老丑。
老丑自有能养身,万两黄金在纤手。
上天织得云锦章,绣成愿补舜衣裳。
舜衣裳,为妾佩,古意扬清光,辨妾不是邯郸娼。
风吹历阳树,石城悲早秋。
高堂入远梦,拂袖登吴舟。
金陵官酒如乳香,酌君送君朱雀坊。
前日同来二三伴,此时望君俱断肠。
科名古来人共羡,富贵不如归故乡。
年年随计多辛苦,十上风尘竟何补。
秋卷留将箧内归,彩衣重看阶前舞。
当时县令亲劝行,今日还家父老迎。
门外清溪仍可钓,山下古田躬自耕。
子身长健亲长在,黄金如山不可买。
君不见长安城中罢官客,欲作布衣那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