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其二》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

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0)
注释
汴之水:指汴河,古代中国重要的水路通道。
泗:泗水,古代中国河流名,与汴河相连。
黄流清淮:形容汴河水色浑浊,淮河水色清澈。
国之漕:指国家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
翻译
汴河的水流入泗水,浑黄的河水汇入清澈的淮河,形成同一道水流。
船只上拉下撑,不分昼夜地航行,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参与,对国家和商业都大有裨益。
这种‘利’指的是什么?就是国家的漕运,商业的货物,都是它承载的重要物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其二)》,主要描绘了汴水(黄河的一条支流)汇入泗水后,再流入淮河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船只日夜穿梭,众人协力通过的繁忙景象,寓言了国家漕运和商业贸易的重要性,指出这条水道对于物资运输和国家经济的繁荣具有关键作用。"千人同济兮万人利"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大运河对于社会大众生活的实惠和便利。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实用主义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谢高茶使遣饷头贡余

东风吹折凤山芽,驿献花箱仗使家。
遥想仙芳供御盌,应怜味谏落天涯。
厥包锡贡何年始,其苦如饴信地嘉。
斋祭无繇陪褥位,膏余分匄咀菁华。

(0)

徐朝奉诰命下走介贲纳径坂赋成

驿足行都来,手贲诰一轴。
发视喜非常,耆儒见褒录。
斯人德无瑕,有子道振玉。
陛下自好老,微臣耻干禄。
耕云入山深,钓月玩水绿。
一朝朱绂赐,庞眉释袍鹄。
莱衣拜称庆,起舞遍亲族。
我在霞洲上,折屐亦越宿。
兹忻赞书至,哦诗遣驺仆。
遥知参侍点,论学绍淇澳。

(0)

詗斛峰李纯父右司

衰拙新来领建安,郡斋夜梦绕余干。
东都得尔名节重,西贼闻之心胆寒。
海内四贤尚家食,闽中一叟愧空餐。
幔亭仙掌文盟在,好与伯舆来共看。

(0)

陈谓老见过云今年六十有九将预为周身之防余

荷锸自随刘伯伦,裸葬旧闻杨王孙。
伟哉二子真旷达,身虽殒灭名独存。
要知形骸本外物,中有妙用超六根。
火风地水归四大,梦幻泡影何足论。
君不见桓{左鬼右隹}石槨秦铁户,歌钟未彻野火焚。
不如得钱即沽酒,时时醉倒三家村。

(0)

奏径坂尊公致政盛德於上就以诗报之

拜疏归田学老农,天高未肯听衰翁。
逸民且举邵康节,有子并称程大中。
给札说书皆御墨,教忠锡爵励群工。
老臣只代臣颐请,颐不祈恩何自通。

(0)

感皇恩·官小宦游初

官小宦游初,清贫如旧。
小簇杯盘旋篘酒。
虽然微禄,不比他们丰厚。
也知惭愧是,皇恩受。
富贵千般,享之惟寿。
心地平时到头有。
摩挲铜狄,祝望比他长久。
鼎来荣贵待,通闺后。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