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慕幽洁,莳芳此堂阴。
端居寡俗好,庶得观物心。
菀彼径寸苗,弱质恐不任。
灵雨及时降,春荣萋以森。
晨兴荷吾锄,逍遥步前林。
俟时冀采采,敢使芜秽侵。
灵均世云远,高踪邈难寻。
兴言遗远者,愧匪瑶华音。
雅心慕幽洁,莳芳此堂阴。
端居寡俗好,庶得观物心。
菀彼径寸苗,弱质恐不任。
灵雨及时降,春荣萋以森。
晨兴荷吾锄,逍遥步前林。
俟时冀采采,敢使芜秽侵。
灵均世云远,高踪邈难寻。
兴言遗远者,愧匪瑶华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诗中通过“雅心慕幽洁”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接着,“莳芳此堂阴”描绘了在幽静的环境中种植花卉的情景,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营造。
“端居寡俗好,庶得观物心”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宁静,以便更深入地观察和理解自然界的万物。这种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清静无为”。
“菀彼径寸苗,弱质恐不任”通过描述幼小的植物,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并存。而“灵雨及时降,春荣萋以森”则赞美了大自然的恩赐,春雨适时降临,使得万物生机勃勃,繁茂生长。
“晨兴荷吾锄,逍遥步前林”展现了诗人亲自参与劳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他不仅欣赏自然之美,更愿意投身其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俟时冀采采,敢使芜秽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同时强调了保护环境、不让杂草丛生的重要性。
最后,“灵均世云远,高踪邈难寻”将诗人的情感引向了屈原这样的古代贤哲,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追寻。而“兴言遗远者,愧匪瑶华音”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如此高度的自省与谦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