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无书上汉庭,生平不负北山灵。
七言丽句传书史,千古清风剩草亭。
湖上秋风维客棹,山前落日下南屏。
梅花白鹤无消息,水自潺湲草自青。
封禅无书上汉庭,生平不负北山灵。
七言丽句传书史,千古清风剩草亭。
湖上秋风维客棹,山前落日下南屏。
梅花白鹤无消息,水自潺湲草自青。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同卓诚甫李季常黄公绍谒林和靖墓》描绘了一幅祭拜先贤、追思古人风雅的场景。首句“封禅无书上汉庭”暗示了林和靖高尚的品行未被朝廷所知,但其人品依旧在民间流传。次句“生平不负北山灵”表达了对林和靖坚守节操、不媚世俗精神的敬仰。
“七言丽句传书史”赞扬了林和靖的文学才华,他的诗句被载入史册,历久弥新。“千古清风剩草亭”则借草亭寄托对林和靖遗风的怀念,清风与草亭相映,寓意其人格如风,永留人间。
“湖上秋风维客棹,山前落日下南屏”描绘了访墓时的自然景色,秋风轻拂湖面,落日余晖洒在南屏山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
最后两句“梅花白鹤无消息,水自潺湲草自青”以梅花和白鹤象征林和靖的高洁品格,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但他们的精神如同梅花的清香、白鹤的自由,依然在山水间默默流传,水声潺潺,草色青青,展现出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林和靖的赞美,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缅怀。
此行不惮三千里,况是江天欲雪时。
问道身心如不昧,梅阳老子已先知。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趁得官闲且载书,隔墙时唤子云居。
公如碧树有秋意,渠亦清流临浊淤。
盖代勋庸诚有种,凿空道德竟何如。
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