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初从石室回,暮云相望海西台。
穿针楼上新停烛,避暑林中共举杯。
风土橘州差可隐,山川炎峤几能来。
鸡坛近日无争长,尽道青莲有俊才。
策杖初从石室回,暮云相望海西台。
穿针楼上新停烛,避暑林中共举杯。
风土橘州差可隐,山川炎峤几能来。
鸡坛近日无争长,尽道青莲有俊才。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答李季常新秋寓海西社寄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季常在新秋时节的聚会情景。首句“策杖初从石室回”,写诗人刚从石室归来,步履轻缓,显得悠闲自在。次句“暮云相望海西台”,通过傍晚的云彩和远方的海西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意境。
“穿针楼上新停烛”描绘了他们在穿针楼上停下蜡烛,可能是在欣赏月色或进行某种传统活动,增添了聚会的温馨氛围。“避暑林中共举杯”,则展现了他们在林中避暑,共享美酒,其乐融融的场景。
“风土橘州差可隐,山川炎峤几能来”两句,表达了对橘州(长沙附近)优美风土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炎热潮湿之地的向往,暗含着对朋友所在之地的羡慕。
最后两句“鸡坛近日无争长,尽道青莲有俊才”,以“鸡坛”比喻文坛,暗示近期文坛平静无争,而大家都公认李季常才华出众,以“青莲”喻其才情横溢,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彼此才华的认同。
远山一带,溯晴空、极目天涯浮白。
枫落鸦翻谈笑处,不觉云涛横席。
酒病方苏,睡魔犹殢,一扫无留迹。
吴帆越棹,恍然飞上空碧。
长记草赋梁园,凌云笔势,倒三江秋色。
对此惊心空怅望,老作红尘闲客。
别浦烟平,小楼人散,回首千波寂。
西风归路,为君重喷霜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