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六首·其三》
《咏怀六首·其三》全文
元 / 赵孟頫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明明秋夜月,流光照罗帷。

隐忧从中来,起视夜何其。

草虫催杼轴,扎扎鸣声悲。

良人远行役,万里归无期。

予发巳曲局,膏沐久不施。

回身入闺房,愁思当告谁。

独有中宵梦,遥遥为君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夜中的内心独白与情感波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面对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时的复杂心境。

首句“明明秋夜月,流光照罗帷”以明亮的秋夜月光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室内,既照亮了环境,也映照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接着,“隐忧从中来,起视夜何其”两句,直接揭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忧虑与不安。她起身查看时间,试图通过观察外界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但这种努力往往徒劳无功。

“草虫催杼轴,扎扎鸣声悲”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赋予情感色彩。草虫的鸣叫仿佛在催促着什么,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加重了女主人公的悲伤情绪。

“良人远行役,万里归无期”点明了女主人公思念的对象——她的丈夫因公务远行,不知何时能归。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予发巳曲局,膏沐久不施”描述了女主人公的外貌变化,由于长时间未得到丈夫的关爱,她的头发已经变得散乱,面容也不再光彩照人。这一细节进一步凸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回身入闺房,愁思当告谁”表现了女主人公在面对如此深重的思念与孤独时,无人可以倾诉的无奈。她只能独自一人回到闺房,让愁思在心中翻涌。

最后,“独有中宵梦,遥遥为君驰”以梦境结束全诗,寄托了女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即使在梦中,她也能跨越千山万水,与爱人相聚,尽管这只是虚幻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深刻地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努力。

作者介绍
赵孟頫

赵孟頫
朝代:元   字:子昂   号:松雪   籍贯:松雪道   生辰:1254—1322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你喜欢

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其二

昔岭枝军驻,酋来美卧沟。

中间十日暇,可为一身谋。

柴也心无径,求能义用矛。

小徵儒者勇,手起落蛮头。

(0)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十三又和放衙韵

垂帘静寂夕阳时,卧阁看云日下迟。

四野耕犁知少事,郫筒浅酌自哦诗。

(0)

大佛崖

千仞临江石,刻成丈六身。

庄严空自好,色相忆前尘。

(0)

除夕示舍弟纯舍甥怀信

一官累汝远随予,天末相依值岁除。

痛饮莫辞今夜酒,醉酣刚可慰离居。

(0)

初至西充

邑小如村落,城荒草木秋。

人烟看寂寂,山鸟听啾啾。

稍喜民风朴,敢言吏治优。

还将休息意,蚤夜共咨诹。

(0)

过昭化县

益昌城内烟树苍,益昌城外稻花黄。

牵舟令去风流在,名共嘉陵江水长。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