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镫转电。正场定夜初,歌帘齐卷。
胜国旧闻,彤史新编增悽婉。瀛台当日龙潜伴。
问谁赋、长门幽怨。马嵬前事,环儿缢颈,未深家难。
零乱。啼珠被面。又争料、万古慈恩终断。
如诉昊苍,不及黄泉毋相见。梨园子弟同烟散。
祗閒话、随人重看。漫教鼍鼓催更,梦痕自短。
华镫转电。正场定夜初,歌帘齐卷。
胜国旧闻,彤史新编增悽婉。瀛台当日龙潜伴。
问谁赋、长门幽怨。马嵬前事,环儿缢颈,未深家难。
零乱。啼珠被面。又争料、万古慈恩终断。
如诉昊苍,不及黄泉毋相见。梨园子弟同烟散。
祗閒话、随人重看。漫教鼍鼓催更,梦痕自短。
这首词以华灯旋转的场景开篇,描绘了夜晚宫廷表演的开始,歌帘一并卷起,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氛。词人提及“胜国旧闻”和“彤史新编”,暗示历史的沧桑与故事的凄婉,将读者带入对清朝往事的沉思。
“瀛台当日龙潜伴”一句,暗指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瀛台的生活,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了“长门幽怨”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感慨。接下来,词人提到马嵬坡的悲剧,以及环儿的不幸,进一步深化了对皇家衰落和家庭悲剧的描绘。
“零乱。啼珠被面”描述了宫中生活的破碎与哀愁,词人感叹“万古慈恩终断”,表达对慈禧太后的哀悼,以及对亡国之痛的深深惋惜。词人接着抒发对亡者无法相见的悲凉,以及对梨园子弟命运的感慨,他们如同烟尘般散去,只剩下回忆可供人重看。
最后,词人借“鼍鼓催更”和“梦痕自短”表达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和现实的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清宫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六圣涵濡寿域民,耄年肝胆尚轮囷。
难求壮士白羽箭,且岸先生乌角巾。
幽谷主盟猿鹤社,扁舟自适水云身。
却看长剑空三叹,上蔡临淮奏捷频。
六柳先生以道鸣,归家高伴子真耕。
方瞳绿鬓君知否,一片灵台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