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夜》
《静夜》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寂然生众动,风绪到寒林。

虚室不离我,明灯欲照心。

杯香无晤语,书拥信讴吟。

触物天机内,何须问浅深。

(0)
鉴赏

这首《静夜》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内心独白的画面。

首句“寂然生众动”,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地表现了深夜的宁静与万物的生机。在寂静中,似乎能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活动,这种反差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接着,“风绪到寒林”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树林,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生命的气息。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虚室不离我,明灯欲照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身处一间空旷的房间,但他的思绪却如同那盏明亮的灯,照亮了内心的深处。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虚室”和“明灯”分别代表外在环境的空旷与内在心灵的光明,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接下来,“杯香无晤语,书拥信讴吟”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或品茗或读书的情景。杯中的香气与书籍的墨香,成为他与自己对话的媒介,而“无晤语”与“信讴吟”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孤独并存的状态。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其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最后,“触物天机内,何须问浅深”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都蕴含着宇宙的奥秘(“天机”),无需刻意去寻找答案,因为答案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在体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静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我以及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黄河西去从天下,华岳东来拔地高。

(0)

乱后谒母墓

欲从泉下拜遗音,乱草及春零露侵。

一抔荒山终岁土,百年贫子此生心。

悲风动树嗟无死,高屺望云冻不沈。

自是儒生多积戾,墓前带甲未全禁。

(0)

自是难容力,那堪预作期。

勿忘仍勿助,非速亦非迟。

(0)

次韵马伯庸游玉泉山

飞絮晴丝络马头,春风常记侍宸游。

牙樯映日开龙舰,天乐连云上翠楼。

杨柳尽随堤北偃,芙蕖不碍水东流。

遥瞻玉辇时巡处,千里风烟紫塞秋。

(0)

奉陪侍御金源公虎丘之游阅数日乃能成诗以纪览历凡二十五韵

阖闾藏窆处,白虎卧其丘。

殉葬剑已化,金精犹上浮。

秦强事穿伐,鬼功叶人谋。

刳肠裂青壁,沥髓发寒流。

树色不知古,蛟龙郁相樛。

蜕影入深窈,铁花绣吴钩。

供庖绠汲馀,千人宜浣漱。

生公昔讲经,聚石石点头。

至今盘石上,法云垂荫稠。

宅坊何年建,凌虚出飞楼。

北牖俯平楚,西轩延广畴。

登临小吴会,万象一目收。

韦白题诗后,物华压雕锼。

胡哉幽独君,窅然遗清讴。

兹山起原隰,山形如覆瓯。

我疑星游空,堕地得长留。

不然驾海来,六鳌为载辀。

现成般舟台,不以闻思修。

客过阊门西,看山几回眸。

是节风日美,招携有扁舟。

旋棹午景停,系篱野阴稠。

行酒进熟啜,饮阑归意遒。

词客思如云,尚书气横秋。

吾衰落人后,技痒纪斯游。

谬语尚可芟,芜秽焉能廋。

(0)

寄董无益

邮铃带箭发纷纷,何日山深耳不闻。

迁客无乡难避祸,饥民失业半充军。

马蹄乱踏湖西雪,雁阵平拖塞北云。

我亦懒谈今世事,自看吊古战场文。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