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岁勤苦耕,俯仰犹自缺。
早夏值螟潦,我稼忽已劣。
历书暇相展,沉复添一月。
瓶粟既已罄,数口待哺啜。
人生百年内,揣分聊自摄。
一饱匪何得,而况饫馨爇。
三旬九遇食,吾方慕前哲。
终岁勤苦耕,俯仰犹自缺。
早夏值螟潦,我稼忽已劣。
历书暇相展,沉复添一月。
瓶粟既已罄,数口待哺啜。
人生百年内,揣分聊自摄。
一饱匪何得,而况饫馨爇。
三旬九遇食,吾方慕前哲。
这首诗名为《润月叹》,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诗中描绘了农人在一年辛勤耕作后,却因早夏遭遇虫害和雨水过多导致庄稼歉收的悲惨景象。诗人通过“终岁勤苦耕,俯仰犹自缺”表达了农民们一年的辛劳与付出,然而收获却远不及期望。
接着,“早夏值螟潦,我稼忽已劣”点明了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使得原本丰收有望的庄稼变得贫瘠。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面对困境时的生活状态:“历书暇相展,沉复添一月”,在忙碌之余翻看日历,却发现时间似乎停滞不前,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而“瓶粟既已罄,数口待哺啜”则形象地描绘了家中粮食耗尽,家人只能等待救济的窘境。
最后,“人生百年内,揣分聊自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在有限的生命里,应当知足常乐,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的平静。然而,“一饱匪何得,而况饫馨爇”又流露出对温饱问题的无奈与渴望,即使是最基本的温饱也无法得到满足,更不用说享受美食了。诗人以“三旬九遇食,吾方慕前哲”结束,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向往,希望能在艰难时刻找到精神寄托,以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龙泉五盏张帆去,鹅鼻三杯衣锦归。
寄语长泉后生者,年年盛事莫相违。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有珍馔,时时馈。滑甘丰腻。紫芝荧煌,嫩菊秀媚。
贮玛瑙琥珀精器。延年益寿莫拟。人间烹饪徒费。
休说龙肝凤髓。动妙乐、仙音鼎沸。玉箫清,瑶瑟美。
龙笛脆。
杂遝飞鸾,花裀上、趁拍红牙,馀韵悠扬,竟海变桑田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