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跨万里,余老师非壮。
勉哉令修行,手书劳四枉。
性命吾基本,权谲初不尚。
萧条寂寞中,咄咄祛碍障。
面目认谁欤,湛研澈尽量。
云为远玄旨,比喻非实相。
爱河澄不波,苦海永无浪。
封执即黏缀,沦落嗟滉漾。
法流于河接,焦涸吁断港。
情尘欲忘世,疑网愆吾党。
凡心非道体,志帅凝不丧。
瞿昙与老君,一诀归至当。
邈乎卢老前,古初更遐想。
烧香傃霄极,痴绝坚愿望。
杳眇莲社远,早接渊明放。
保真未易了,伽语庶倚仗。
吴蜀跨万里,余老师非壮。
勉哉令修行,手书劳四枉。
性命吾基本,权谲初不尚。
萧条寂寞中,咄咄祛碍障。
面目认谁欤,湛研澈尽量。
云为远玄旨,比喻非实相。
爱河澄不波,苦海永无浪。
封执即黏缀,沦落嗟滉漾。
法流于河接,焦涸吁断港。
情尘欲忘世,疑网愆吾党。
凡心非道体,志帅凝不丧。
瞿昙与老君,一诀归至当。
邈乎卢老前,古初更遐想。
烧香傃霄极,痴绝坚愿望。
杳眇莲社远,早接渊明放。
保真未易了,伽语庶倚仗。
这首宋诗《眉州禅僧一首》是苏籀所作,诗人以禅僧的视角,探讨了修行与佛法的深邃内涵。首句“吴蜀跨万里”描绘了空间的辽阔,暗示修行者的心灵之旅同样遥远。诗人提到“余老师非壮”,表达对年岁增长的谦逊,强调修行者应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勉哉令修行,手书劳四枉”表达了对修行者的鼓励,即使书写频繁,也要坚持修行。接下来,“性命吾基本,权谲初不尚”表明修行者看重生命的根本,而非权谋机巧,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和简单。
“萧条寂寞中,咄咄祛碍障”描述了修行过程中的孤独与挑战,但禅修者能坚定地去除障碍。诗人进一步阐述,真正的佛法超越言辞,如云般深远,难以用具体的事物比拟。
“爱河澄不波,苦海永无浪”象征着修行者的心境如止水,不受世俗情感的波动影响。然而,“封执即黏缀,沦落嗟滉漾”则揭示了执着的危害,修行者需警惕落入欲望的漩涡。
“法流于河接,焦涸吁断港”比喻佛法如江河般流淌,但个体若不能融入,就会陷入困境。诗人强调“情尘欲忘世,疑网愆吾党”,修行者要摆脱世俗情感和疑惑,坚守道心。
“凡心非道体,志帅凝不丧”指出凡人的欲望不是修行的本体,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保持道心不衰。最后,诗人将自己置于佛陀与老子之后,表示对古圣先贤的敬仰,并表达对极高境界的追求:“烧香傃霄极,痴绝坚愿望”。
整首诗通过禅僧的口吻,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决心与智慧,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