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国贤宪副见寄次韵二首·其二》
《国贤宪副见寄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散地偏宜著菲才,清时谁合过江来。

庭前趁雨移松柏,屋后先秋去草莱。

纪德谩寻前代石,读书还忆旧时台。

故人相去无多路,时见虹光烛上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的《国贤宪副见寄次韵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以“散地偏宜著菲才”开篇,透露出诗人身处偏远之地,却自得其乐,不以才华出众为意的情怀。接着,“清时谁合过江来”一句,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似乎不应有过多的奔波与追求,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庭前趁雨移松柏,屋后先秋去草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趁雨移松柏”和“先秋去草莱”的行为,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纪德谩寻前代石,读书还忆旧时台。”这两句则转向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思,诗人通过寻找前人的遗迹和回忆往昔的读书时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以及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追寻。

最后,“故人相去无多路,时见虹光烛上台。”这两句以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不远,但情感深厚,时常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温暖与支持。同时,通过“虹光烛上台”这一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友谊如同彩虹般绚烂,照亮彼此的人生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智慧与情趣。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烈祖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0)

初冬绝句二首·其一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例缘乡味忆还乡。

(0)

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0)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有,欲欢无复似当时。

(0)

初入湘中有喜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0)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