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
《水龙吟》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0)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渊明:即东晋诗人陶渊明。
参差:好像,仿佛。
觉来:醒来。
停觞不御:停杯不饮。
御:用,进,此处引申为饮。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
堪:忍受。
凛然:严肃,令人生畏的样子。
吾侪:我辈,我们。
高山流水:喻知音。
直饶:即使。
甚:是。
东山:指东晋大臣谢安,曾隐居东山。
何事:为什么。
苍生:黎民百姓。
翻译
到老才认识了陶渊明,梦中见到的仿佛是他的身影。一觉醒来觉得满腔幽恨,放下酒杯,想唱支歌,开口又停。我佩服你白发归隐面对西风,不堪忍受五斗米折腰宁愿归耕。夏天在北窗前高卧乘凉,秋天在东篱旁自醉自星。你的归隐又更深的意义含在其中,绝不仅只是逸致闲情。
我深信这位先哲并未死去,到今天仍是一身正气,凛然如生。我们虽然相隔古今却心事相同,志在高山流水有知音。即使今后我难免出来做官,但荣华富贵已无味可品。为什么隐居东山的谢安又要出仕?人们都说这是为了世上苍生。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和引用,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开篇“老来曾识渊明”点出词人晚年对陶渊明的仰慕,接着通过梦境中的相见,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共鸣。“觉来幽恨”四句,写词人醒来后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不愿再受束缚,渴望像陶渊明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白发西风”至“应别有、归来意”部分,进一步抒发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陶渊明即使曾经折腰为官,但最终选择归隐,自有其深意。“须信此翁未死”至“高山流水”,词人感叹陶渊明的精神犹在,他的志向与情怀如同高山流水般永恒,暗示自己也有相似的心事。

“富贵他年”至“为苍生起”,词人反思自己的富贵追求,即使将来免不了世俗的富贵,也觉得无趣。最后以疑问句“甚东山何事”收束,借陶渊明当年辞官归隐之事,质问为何要为了所谓的“苍生”而放弃个人的理想和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陶渊明的形象,寄寓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感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登楼

小白梅逾耿,深青竹更研。

凭栏未忍下,为待月华圆。

(0)

题画

绿杨闭户是谁家,半出红楼映断霞。

无赖流莺啼尽日,晚晴门巷落花多。

(0)

和钟陵山居诗·其一

人间变态薄于纱,端合归来卧碧霞。

老境病蝉藏翳叶,人生秋蝶寄浮槎。

风前细细飞松子,云外毵毵落桂花。

莫道道人咽沆瀣,岩边春雨种胡麻。

(0)

次华使张承宪公游汉江

天上河源落五台,楼前澄影隔尘埃。

杨花春尽帆归远,楮岛烟消雁影来。

物色不随游子去,芳樽今为使君开。

三韩胜地皆方丈,更借仙风倾一杯。

(0)

吕纪白鹭图

万里江湖钓弋稀,懒随鸥鸟候忘机。

还应静避风涛恶,共立苍茫暮不飞。

(0)

张侍御汾溪六景·其五南馆书声

溪南书馆隔幽林,灯火通宵岁月深。

断续晓随鸡唱歇,咿唔寒共漏声沈。

饭牛辞古怀高节,弹铗歌长见苦心。

今日青云轩冕贵,还应不负买书金。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