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和引用,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开篇“老来曾识渊明”点出词人晚年对陶渊明的仰慕,接着通过梦境中的相见,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共鸣。“觉来幽恨”四句,写词人醒来后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不愿再受束缚,渴望像陶渊明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白发西风”至“应别有、归来意”部分,进一步抒发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陶渊明即使曾经折腰为官,但最终选择归隐,自有其深意。“须信此翁未死”至“高山流水”,词人感叹陶渊明的精神犹在,他的志向与情怀如同高山流水般永恒,暗示自己也有相似的心事。
“富贵他年”至“为苍生起”,词人反思自己的富贵追求,即使将来免不了世俗的富贵,也觉得无趣。最后以疑问句“甚东山何事”收束,借陶渊明当年辞官归隐之事,质问为何要为了所谓的“苍生”而放弃个人的理想和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陶渊明的形象,寄寓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感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