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晦庵先生诗》
《哭晦庵先生诗》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忽漫暌违二十春,惊闻哀讣倍伤神。

望穷云树驰情远,谊重金兰入梦频。

寿域幸同嘉靖日,典刑俄失老成人。

榻前末命从公后,追想当时泪满巾。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迁为悼念晦庵先生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怀念之情。

首联“忽漫暌违二十春,惊闻哀讣倍伤神。”开篇即点出与逝者分别已有二十年之久,当得知噩耗时,内心倍感悲痛。这里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突如其来的消息,营造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错位感,以及情感上的强烈冲击。

颔联“望穷云树驰情远,谊重金兰入梦频。”进一步抒发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云树象征着遥远的距离,驰情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谊,即使相隔千里,思念之情依然如影随形。金兰比喻深厚的友情,入梦频则是说在梦中经常与逝者相遇,体现了友谊的深厚与不可割舍。

颈联“寿域幸同嘉靖日,典刑俄失老成人。”这一联回顾了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嘉靖日指的是共同经历的美好日子,典刑则指逝者作为典范的形象。然而,转瞬之间,这位老成的典范却离世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与对逝者的惋惜。

尾联“榻前末命从公后,追想当时泪满巾。”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逝者去世后,自己在榻前回忆往昔,泪水不禁湿透衣襟的情景。这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情感的流露,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哀悼的基调,通过时空的转换、情感的深化,以及对逝者生平的回顾,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友情与生命的珍视。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用方壶韵题曾子元晴雪轩

闻道幽斋傍雪成,六花飞舞集檐楹。

天游杳杳虚生白,云卧沉沉夜自明。

冰茧寒光宜客赋,阳春古调待谁鸣。

烟波却有玄真子,时向城南问独清。

(0)

题隐者山房

隐者壶中日,仙家劫外天。

晴虹出丹室,玄鹤戏芝田。

待客沉香火,清神枸杞泉。

何当谢尘事,闲说赤乌年。

(0)

对菊咏·其一

独对秋风感客怀,南山旧业半蒿莱。

浮生想被微名绊,知得花前醉几回。

(0)

题梧竹

忆昔空斋独寝幽,隔窗风雨忽飕飕。

画中却忆山中夜,不得吟秋便见秋。

(0)

送郑二宣之交州

一曲劳歌酒半醒,嗟君此去泛沧溟。

论交自信心如石,避地终悲迹类萍。

瘴海风涛行处白,故山烟雨别来青。

冶城亦有同游侣,共向天涯忆聚星。

(0)

高逸人见过园亭分得何字

园亭鸟散掩垂萝,上客连镳晚见过。

缨冕已捐身外事,玉壶且向醉中歌。

鹰风入树凋秋叶,蚌月流云度晓河。

今夕相逢须尽醉,明朝分手奈君何。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