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惊风行五章·其一》
《惊风行五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弱草靡惊风,谁能顾根蒂?

漂我同室魂,往将匿何地?

生死凭虎狼,恝焉凛天懠。

八口艰半饱,夙命已乖盭。

薄晞争晓阴,路草炫霜翳。

便投土窖深,胡敢望安憩?

偕行穷巷间,蒙羞苦无薜。

踉跄千百群,十面九垂涕。

相识亦有人,低首但遥避。

可怜穷竭心,各因保身敝。

势难窥冰渊,閒暇论高义。

触砾愁趼焦,颠倒互牵曳。

假庑聊息劳,已胜百椽惠。

眼看深闼居,平等受狼戾。

流汗知腹枵,姑为钳口闭。

大陆交颓波,迷津逝焉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诗人以“弱草”自比,比喻自己如同柔弱的小草,在强风面前无力抵抗,象征着个体在大环境中的渺小与无助。

“谁能顾根蒂?”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根基的追寻。“漂我同室魂,往将匿何地?”则展现了在动荡中寻找生存空间的艰难与迷茫。“生死凭虎狼,恝焉凛天懠。”通过对比生死与自然界的凶猛力量,揭示出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与恐惧。

“八口艰半饱,夙命已乖盭。”反映了家庭生活的困苦与命运的不公。“薄晞争晓阴,路草炫霜翳。”以清晨微光与霜草的对比,象征着希望与绝望并存的现实。“便投土窖深,胡敢望安憩?”表达了在困境中寻求暂时避难的渴望与恐惧。

“偕行穷巷间,蒙羞苦无薜。”描述了在狭窄的巷道中同行,却因羞愧而难以相互扶持。“踉跄千百群,十面九垂涕。”描绘了人群中的无助与泪水,体现了共同面对苦难时的情感共鸣。

“相识亦有人,低首但遥避。”揭示了在困难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与冷漠。“可怜穷竭心,各因保身敝。”表达了在生存压力下,人们为了自我保护而放弃同情与帮助。

“势难窥冰渊,閒暇论高义。”意味着在危机时刻,人们无法深入探讨高尚的道德与理想。“触砾愁趼焦,颠倒互牵曳。”形象地描绘了在困境中相互扶持,但又因环境恶劣而感到焦虑与痛苦。

“假庑聊息劳,已胜百椽惠。”表达了在暂时的庇护所中得到的安慰,虽微不足道,却胜过无处可去。“眼看深闼居,平等受狼戾。”揭示了在看似安全的地方,仍然遭受不平等对待与伤害。

“流汗知腹枵,姑为钳口闭。”反映了在饥饿与疲惫中,人们选择沉默以求生存。“大陆交颓波,迷津逝焉济。”以海浪与迷失的航向,象征着在动荡时代中寻找出路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感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冷暖。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兰舟诗送丘苏州南归

幽兰出山泽,移植秋风时。

清芬寡流媚,借问爱者谁。

使君来南国,舟楫长相随。

狂飙逐惊波,霜雪憔悴之。

群芳竞岐路,颜色争纷迷。

萧榛动盈把,此物弃如遗。

爱惜复爱惜,洗根濯其泥。

揽舟溯长江,归去两不疑。

载歌兰舟篇,独与和者期。

(0)

过金华诸郡有感

伏枕经秋得暂还,可堪歧路转间关。

无端更历三秋路,不厌频看两浙山。

乡味渐知鲈鲙美,客愁难减鬓毛斑。

圣恩旧识深如海,便合从兹谢世艰。

(0)

送秦太守廷韶

江湖姓字十年期,雅韵清怀众所知。

念我故非萍水合,对君真重竹林思。

郎官岁久犹为郡,刺史名高不在诗。

南去邵陵应咫尺,甘泉春老有新枝。

(0)

和答许给事病起见示之作

幽斋孤榻深无尘,春光欲暮还撩人。

嘤嘤黄鸟啭枝并,个个紫燕营巢新。

金茎谁解侍臣渴,丹诀自认吾家真。

奚为抚景重增慨,匡时祗愧虚经纶。

(0)

和李商隐无题

耿耿幽怀泛泛舟,翠楼时上更夷犹。

甘为连理同生死,不逐杨花任去留。

千里梦回鸡送晓,万金书断雁来秋。

相思泪滴西江水,直到东溟东尽头。

(0)

送莫同知还吴江

十年前已识韩荆,今日相逢眼倍明。

黑鬓挂冠高世见,沧江对酒故交情。

鸾凰不寄人间迹,鸥鹭还寻物外盟。

举俗好名君好隐,三吴风月更谁争。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