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其一》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比尧夫新悦泽,依然迂叟旧清羸。

末年先帝攀髯恨,几处遗民堕泪碑。

上自易名真独断,史当立传要雄辞。

道山堂上分襟句,岂料今为绝笔诗。

(0)
翻译
不比尧夫新受到恩泽,我这个老朽还是清贫瘦弱。
晚年时想起先帝拉我胡须的遗憾,多少遗民对着他的碑石哭泣。
他自始至终坚持己见,历史记载中需要有力的言辞。
在道山堂上的离别赠言,谁曾想到会成为他的绝笔诗。
注释
不比:不如同。
尧夫:指苏轼,字子由,人称东坡居士。
新悦泽:新近得到的恩惠和赏识。
依然:依旧。
迂叟:老朽,自谦之词。
旧清羸:过去的清贫和瘦弱。
末年:晚年。
先帝:指宋仁宗。
攀髯恨:拉胡须的遗憾,表示未能实现的期望。
遗民:指北宋灭亡后流亡或留居外地的百姓。
堕泪碑:让人悲痛落泪的纪念碑。
上自:从上到。
易名:改名。
真独断:坚定而独立的决策。
雄辞:豪迈有力的文字。
道山堂:道山,指道教名山,这里可能指代文人雅集之地。
分襟句:离别时的赠言。
绝笔诗:作者的最后之作。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情感和历史思考的古典诗歌。诗人通过对比尧舜时期的美好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往昔时代的怀念和当前世道的不满。"新悦泽"暗示了一种理想状态的缺失,而"旧清羸"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

末年先帝的"攀髯恨"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情境,先帝可能是在临终之际,对国家大事或个人情感有所遗憾。而"几处遗民堕泪碑"则揭示了人民的苦难与哀伤,他们在遗忘的角落里流下了眼泪,留下了悲痛的记忆。

诗中"上自易名真独断"一句,可理解为对历史评价的主观性和权威性的质疑。"史当立传要雄辞"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记录历史、彰显英雄事迹的渴望和重视。

最后,"道山堂上分襟句"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特定的场所,如道山堂中,与他人共同吟咏诗句,分享心得。而"岂料今为绝笔诗"则透露出一种宿命的感慨,仿佛这是诗人留给世人的最后遗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寄广西白·其二

宝塔从空舍利光,风铃和梦度春江。

遥知西老闻钟处,木末乌啼月到窗。

(0)

幔亭峰

曲奏宾云久不闻,尚传石髓满污樽。

虹桥宴罢仙童报,昨夜松关鹤有孙。

(0)

舟中

依稀残梦水声中,落月馀辉入短篷。

似听邻舟催唤起,今朝趁得上江风。

(0)

寄王总管

华阳东下古梁州,五马旌旗拥上游。

肠断寒江衣带水,令人空望镇南楼。

(0)

倪迂著色山水小景

万壑争妍处,重泉斗响时。

石梁无过客,孤与白云期。

(0)

客中九日呈良夫先生

疏疏冷雨湿重阳,遥对青山举一觞。

白发又饶今日醉,黄花仍送去年香。

只宜觅句醉秋意,莫作登高望故乡。

不有幽人相慰藉,客中那得散凄凉。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