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尧夫新悦泽,依然迂叟旧清羸。
末年先帝攀髯恨,几处遗民堕泪碑。
上自易名真独断,史当立传要雄辞。
道山堂上分襟句,岂料今为绝笔诗。
不比尧夫新悦泽,依然迂叟旧清羸。
末年先帝攀髯恨,几处遗民堕泪碑。
上自易名真独断,史当立传要雄辞。
道山堂上分襟句,岂料今为绝笔诗。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情感和历史思考的古典诗歌。诗人通过对比尧舜时期的美好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往昔时代的怀念和当前世道的不满。"新悦泽"暗示了一种理想状态的缺失,而"旧清羸"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
末年先帝的"攀髯恨"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情境,先帝可能是在临终之际,对国家大事或个人情感有所遗憾。而"几处遗民堕泪碑"则揭示了人民的苦难与哀伤,他们在遗忘的角落里流下了眼泪,留下了悲痛的记忆。
诗中"上自易名真独断"一句,可理解为对历史评价的主观性和权威性的质疑。"史当立传要雄辞"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记录历史、彰显英雄事迹的渴望和重视。
最后,"道山堂上分襟句"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特定的场所,如道山堂中,与他人共同吟咏诗句,分享心得。而"岂料今为绝笔诗"则透露出一种宿命的感慨,仿佛这是诗人留给世人的最后遗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