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认苔间字,方知铸塔时。
不因兵废坏,似有物扶持。
古殿人开少,深窗日上迟。
僧言明受事,相对各攒眉。
细认苔间字,方知铸塔时。
不因兵废坏,似有物扶持。
古殿人开少,深窗日上迟。
僧言明受事,相对各攒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佛寺的情景,其中蕴含着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开篇“细认苔间字,方知铸塔时”两句,通过对苔藓生长于石碑之间文字的仔细观察,诗人领悟到这座佛寺曾在遥远的过去被精心建造过。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致观察能力,也映射出时间流逝与历史遗迹的关系。
接着,“不因兵废坏,似有物扶持”一句,表达了尽管经历了战乱,但这座佛寺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仿佛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在保护它。这让人联想到佛教中关于“护法”的观念,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连续性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下半首,“古殿人开少,深窗日上迟”则转向描写寺庙内的宁静与孤寂。这里的“古殿”是时间的见证,而“人开少”则揭示了这座佛寺现在的冷清状态。同时,“深窗日上迟”强调了光线在高大窗户间缓慢移动,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僧言明受事,相对各攒眉”,则是对寺中僧侣们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他们或许在讨论着某件事情,或许是在沉思冥想,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这座佛寺文化传承的守护者。而“相对各攒眉”的形象,更是表现了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刻交流和心灵沟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铁塔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历史与当下的交织,以及人与自然、文化遗产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飘零尘俗客,再见水仙花。
清芬二十载,饶杀兰杜家。
夫子焉不学,高朕罗三贤。
横前一片石,教外皆别传。
三虎谁最怒,未觉相后先。
渠伊囊中方,贵在后者鞭。
我家一佛堂,盎背知庙堧。
忆昨祠上丁,蕡烛初欲然。
诸生气清明,人如出雩泉。
洗爵俯象鼻,掩豆高豚肩。
朱弦张文王,繁声斥师延。
此时识方屦,綦满青苔钱。
李公独凤仪,众中得何坚。
惜无补天手,转之上细毡。
朝来食盘中,稚蕨初数拳。
苍苍本难测,何由赜真筌。
自我得此士,可以一当千。
如闻缝掖姿,欲重世所捐。
舂容吐握诗,法用春秋全。
酬赠无玉案,三复缁衣篇。
流泉在石上,细路在石下。
天宇闭复开,竹树邃而雅。
我来不值桂壑风,月寒病骨艰迎逢。
野田午后爱日烘,杖藜扶去穿谾豅。
霜清水落石正瘦,落叶拥径行龙钟。
决流作瀑飞短虹,小阁踞坐尘虑空。
萧然一笑出山去,回首峻壁纷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