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十七》
《采桑子·其十七》全文
宋 / 晏几道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0)
翻译
记得那年月夜,在西楼相会。你偷偷地抹去脸上的泪水。唱罢了歌儿,还皱着双眉。只恨香炉烟袅袅,你的容貌未看仔细。
别来光阴逝如水,楼外的柳丝,几次生绿。在尘世中奔波,我已很累。唯有你的娇容,时时在萦绕脑际。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西楼,乃当时听歌见人之地,宋人词中多以“西楼”“西厢”“西窗”为名。
泪粉偷匀:暗自擦干泪水,重把粉搽匀。
还颦:却皱着眉。
还,却。
颦,皱眉。
青春:春天。
倦客红尘:厌倦了客居,指奔走在外。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西楼的感人画面。"西楼月下当时见",诗人回忆起在那明亮的月光下与心上人初次相遇的情景,情感深沉。"泪粉偷匀",暗示了女子的含蓄情感,她悄悄地抹泪,试图掩饰内心的痛苦。

"歌罢还颦",女子唱完歌曲后仍愁眉不展,因为隔着袅袅炉烟,她无法真切地看到对方,这让她更加思念。"恨隔炉烟看未真",表达了她对距离和模糊视线的无奈与遗憾。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时光流转,楼外的垂柳已经经历了多次春去秋来,暗示了离别后的漫长岁月。"倦客红尘",诗人自比为疲于世事的旅人,他在红尘中漂泊,心中却始终挂念着那位曾在楼中流泪的女子。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的变迁,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相思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
朝代:宋   字:叔原   号:小山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生辰:1038年5月29日—1110年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你喜欢

感怀·其三

矩步恒彳亍,捷走能千回。

感彼元发化,聊复少衔杯。

阴草夏即苑,阳花冬亦开。

天序自有定,不是偶然来。

(0)

白石庵

地幽山气霭空岚,落叶萧萧白石庵。

归鹤一声无觅处,松梢擎月影毵毵。

(0)

代友人赋挽章二首·其一

籍籍家声说大冯,凛然高谊动诸公。

风神爽秀壶冰炯,肝胆轮囷剑气雄。

九曲溪深仙梦杳,三生石冷俗缘空。

灵輀千里归何暮,些断招魂落雁风。

(0)

甓社湖

碧天如幕沈云影,飞廉不怒银涛静。

骊龙正睡贝宫寒,一镜光凝青黛冷。

数声渔笛来何处,白鸟双双忽飞度。

夜深明月生孤篷,人在广寒卧风露。

(0)

思乡二首·其一

游子春深思故乡,愁闻杜宇哭斜阳。

世情巇崄多溪壑,客鬓萧疏易雪霜。

百里荒凉少鸡犬,十年奔走避豺狼。

何时安坐无行役,一篆铜炉清昼长。

(0)

书斋即事

看了床头半日书,闲眠欲下静工夫。

女童学画宫妆额,偷抹窗前点易朱。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