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书家流,作画如作草。
松根石崚嶒,健笔凌绝岛。
垂萝飘人衣,盘石坐不扫。
鸣琴声差差,石籁风稍稍。
君看萧散姿,称彼林下老。
遗缣百年内,岚气湿不槁。
陈郎湖海情,得此恨不早。
我生不学画,入眼分丑好。
尝观耆旧传,叹息风流少。
此意君独知,丹青安足道。
睢阳书家流,作画如作草。
松根石崚嶒,健笔凌绝岛。
垂萝飘人衣,盘石坐不扫。
鸣琴声差差,石籁风稍稍。
君看萧散姿,称彼林下老。
遗缣百年内,岚气湿不槁。
陈郎湖海情,得此恨不早。
我生不学画,入眼分丑好。
尝观耆旧传,叹息风流少。
此意君独知,丹青安足道。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陈王汝所藏朱泽民画》。诗中描绘了对一幅朱泽民所绘之画的欣赏与赞美。诗人在描述这幅画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画面中的元素一一展现。
首先,诗人提到“睢阳书家流”,暗示这幅画可能与书法艺术有所关联,但重点在于其绘画风格。接着,诗人形容画中人物“作画如作草”,即绘画手法自由洒脱,如同书写草书一般,展现出艺术家的个性与创造力。
画面中的自然景观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松树根部与岩石的错综复杂,仿佛在画家的笔下活了起来;垂下的藤萝似乎能拂动衣裳,而盘石上的人则静坐不动,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琴声与风吹过石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赞美画中人物的“萧散姿”,即其形象显得闲适自在,仿佛是林下的隐士。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画家对于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表达。最后,诗人感慨于这幅画作的珍贵,认为它能够保存百年的岚气,即使历经岁月也不会干枯,象征着艺术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不仅表达了对朱泽民画作的赞赏,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妙龄通籍金闺里,三美垂辉分鼎趾。
君恩至重论报难,烱烱臣心罄归美。
太山深根蟠厚地,嵩华连鳌隆国址。
黄河一曲一千里,初自昆崙荐繁祉。
龙马负出卜世图,玉敷万叶春有馀。
走问南箕天永久,莫计后天难老寿。
中和赓入颂声中,明堂布政知无穷。
当时五章寄天保,而今三祝增华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