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邵安石及第归连州觐省》
《送邵安石及第归连州觐省》全文
唐 / 曹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及第兼归觐,宜忘涉驿劳。

青云重庆少,白日一飞高。

转楚闻啼狖,临湘见叠涛。

海阳沈饮罢,何地佐旌旄。

(0)
翻译
科举及第后回家探亲,应忘却旅途的辛劳。
在青云之上的重庆很少停留,如同白日一飞冲天般迅速。
途经楚地听到猿猴哀啼,临近湘江看到层层波涛。
在海阳畅饮过后,何处能再为军旗增添光彩?
注释
及第:科举考试中榜。
归觐:回家探望父母或君主。
涉驿劳:旅途劳累。
青云: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重庆:古代地名,今重庆市。
白日一飞高:形容快速升迁。
楚:古国名,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啼狖:猿猴的叫声。
叠涛:层层波浪。
海阳:泛指海滨之地。
旌旄:旗帜,代指军事指挥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所作,名为《送邵安石及第归连州觐省》。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别离之作,诗人以深沉的意境和流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美好祝愿。

“及第兼归觐,宜忘涉驿劳。” 这两句是劝告邵安石在返回家乡的途中,要忘记旅途中的辛苦劳累,因为归心似箭,人往往会感到疲惫不堪。诗人希望他能放下这些烦恼,以轻松的心态享受旅程。

“青云重庆少,白日一飞高。” 这两句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时间流逝的速度,青云代表着远方,白日则是太阳的别称。这两句传达了一个信息:时间宝贵,不要让烦恼占据心灵。

“转楚闻啼狖,临湘见叠涛。” “啼狖”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动物,以善吟叫著称,而“叠涛”则是水流连绵不绝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两句,描写了邵安石归乡途中可能会遇到的景象:听到楚地的啼狖鸣叫,看到湘江边的波浪层层叠起。

“海阳沈饮罢,何地佐旌旄。” 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邵安石在完成了宴饮之后,将会在哪个地方继续他的旅程呢?这里的“旌旄”指的是仪仗队伍中用的旗帜和装饰物,象征着官员的身份地位。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朋友未来行踪的好奇与关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放笔力,也流露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古典文学中,送别是常见的主题,而这首诗则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深长的情感抒发,使得这种主题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曹松

曹松
朝代:唐   字:梦徵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生辰:828——903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猜你喜欢

梦到沙州奉怀殿下

一从沦陷自天涯,数度恓惶怨别家。

将谓飘零长失路,谁知运合至流沙。

浪漫有幸达人主,惟恨天才遇尚赊。

日夕恩波沾雨露,纵横顾盼益光华。

光华远近谁不羡,常思刷羽抟风便。

忽使三冬告别离,山河万里诚难见。

昨来魂梦傍阳关,省到敦煌奉玉颜。

舞席歌楼似登陟,绮筳花柳记跻攀。

总缘宿昔承言笑,此夜论心岂暂闲。

睡里不知回早晚,觉时只觉泪斑斑。

(0)

登山奉怀知己

闲步陟高岗,相思泪数行。

阵云横北塞,煞气暝南荒。

极目悲无限,樵心恨未遑。

黯然乡国处,空见路茫茫。

(0)

夏日野望

出户过河梁,登高试望乡。

云随愁处断,川逐思弥长。

晚吹低丛草,遥山落夕阳。

徘徊噎不语,空使泪沾裳。

(0)

三个不归颂·其二

苦节劳形守法威,幸逢知识决玄微。

慧灯初照昏衢朗,唯报自亲二不归。

(0)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却返扶桑路,还乘旧叶船。

上潮看浸日,翻浪欲陷天。

求宿宁逾日,云行讵隔年?

远将乾竺法,归去化生缘。

(0)

白帝·其三

商阴肃杀。万宝咸已遒。劳哉望岁。场功冀可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