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独漉,上陵入谷。谷深无底,陵高无躅。
玉在璞中,孰别纯疵。鸟在林莽,孰辨雄雌。
闭门养蜂,自求其螫。出门种桂,翻树之棘。
集菀者骄,集枯者耻。纆牵累累,何由千里。
竖儿无知,握策驰驱。马惊车败,叫天号呼。
螂能捕蝉,蚌则伺鹬。怀机使诈,水清石出。
独漉独漉,上陵入谷。谷深无底,陵高无躅。
玉在璞中,孰别纯疵。鸟在林莽,孰辨雄雌。
闭门养蜂,自求其螫。出门种桂,翻树之棘。
集菀者骄,集枯者耻。纆牵累累,何由千里。
竖儿无知,握策驰驱。马惊车败,叫天号呼。
螂能捕蝉,蚌则伺鹬。怀机使诈,水清石出。
这首诗《独漉篇》以隐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人生的诸多困境与抉择。开篇“独漉独漉,上陵入谷”,以“漉”字形象地表达了个体在人生道路上的孤独探索,无论是攀登高山还是深入幽谷,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谷深无底,陵高无躅”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艰险与漫长,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终点。
接着,“玉在璞中,孰别纯疵。鸟在林莽,孰辨雄雌”通过比喻,指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辨别真伪、善恶、优劣的困难。而“闭门养蜂,自求其螫。出门种桂,翻树之棘”则反映了个人在选择生活方式时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可能因自我保护而遭受伤害,另一方面也可能在追求理想时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
“集菀者骄,集枯者耻”通过鸟类栖息环境的选择,暗示了社会地位与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反思。最后,“纆牵累累,何由千里。竖儿无知,握策驰驱。马惊车败,叫天号呼”描绘了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败与挫折,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呼救。
“螂能捕蝉,蚌则伺鹬。怀机使诈,水清石出”则以昆虫和海洋生物的行为,隐喻了人性中的机巧与欺诈,以及在透明与清澈的环境下,真实与虚伪的显露。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
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
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避时多喜葺居成,七字君题万象清。
开户晓云连地白,访人秋月满山明。
庭前树瘦霜来影,洞口泉喷雨后声。
有景供吟且如此,算来何必躁于名。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