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黎州鹿鸣宴》
《黎州鹿鸣宴》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圣化如时雨,吾门自教风。

文翁来蜀郡,常衮在闽中。

夔足无多用,鳌头只独雄。

诸君携手上,名姓广寒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鹿míngyàn
sòng / shí

shènghuàshíménjiàofēng

wénwēngláishǔjùnchánggǔnzàimǐnzhōng

kuíduōyòngáotóuzhīxióng

zhūjūnxiéshǒushàngmíngxìng广guǎnghángōng

注释
圣化:比喻高尚的道德或精神影响。
时雨:适时的雨水,象征恩泽。
吾门:我家,指诗人自己的家族或学派。
教风:教育风气或家风。
文翁:西汉时期在蜀地兴办教育的人物。
蜀郡:古地名,今四川成都一带。
常衮:唐代官员,以政绩显著著称。
闽中:古地名,今福建地区。
夔足: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夔龙的脚,这里比喻人才。
鳌头: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比喻顶尖地位。
独雄:独一无二,独占鳌头。
携手:手拉手,一起行动。
广寒宫:传说中的月宫,这里可能象征理想或成就之地。
翻译
圣洁如同及时雨,我家自有一番教化风。
文翁曾在蜀地任职,常衮则在福建深耕。
夔龙之足并非必需,鳌头独占鳌头显威风。
大家一同携手前行,姓名将刻入广寒宫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热闹非凡的人物画卷。"圣化如时雨,吾门自教风"两句,用来形容诗人的家风和教育影响像春雨一样普及周围,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后代。此处“圣化”可能指的是文化的传承与薰陶,而“吾门”则是诗人对自己家族的谦称。

"文翁来蜀郡,常衮在闽中"两句,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和地名,增添了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文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文化人士,而“蜀郡”则是古代对四川地区的称呼;“常衮”可能也是一个历史上的名字,“闽中”则可能指的是福建地区。这两句诗通过这样的提及,强化了宴会上文人的汇聚和文化交流的氛围。

"夔足无多用,鳌头只独雄"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高洁独立的形象。“夔”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而“鳌头”则是古代对船只前端装饰的一种称呼。这两句诗通过这种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宴会上的宾客们各自有着不凡的才能和独立的个性。

最后,“诸君携手上,名姓广寒宫”则是对宴会场景的直接描绘。"诸君"泛指在场的宾客,而“携手上”则形容他们相互攀臂,共同登临某一高处或建筑;“名姓”可能暗示着这些人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而“广寒宫”则是宴会举行的地点名称。这两句诗通过对宾客动作和场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盛大的集会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文化交流与个人才华展示并重的宴会场景。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其一

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头。

客子愁无奈,桃花笑不休。

百年今日胜,万里此生浮。

莽莽樽前事,题诗记独游。

(0)

再用景纯韵咏怀二首·其一

路断赤墀青琐贤,士龙同此屋三间。

愁边潘令鬓先白,梦里老莱衣更班。

欲学大招那有赋,试谋小隐可无山。

一钱留得真堪笑,未到囊空犹是悭。

(0)

香林四首·其四

简斋居士不饮酒,一入香林更不醒。

驱使小诗酬晓露,绝胜辛苦广骚经。

(0)

再赋·其一

西园芳气雨馀新,唤起亭中入定人。

为报使君多酿酒,梅花落尽不关春。

(0)

鹧鸪天·其二

指剥春葱去采蘋。衣丝秋藕不沾尘。

眼波明处偏宜笑,眉黛愁来也解颦。

巫峡路,忆行云。几番曾梦曲江春。

相逢细把银釭照,犹恐今宵梦似真。

(0)

减字木兰花·其四

先生困熟。万卷书中聊托宿。似怯清寒。

更爇都梁向博山。游仙梦杳。啼鸟声中春又晓。

未著乌纱。独坐溪亭数落花。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