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困熟。万卷书中聊托宿。似怯清寒。
更爇都梁向博山。游仙梦杳。啼鸟声中春又晓。
未著乌纱。独坐溪亭数落花。
先生困熟。万卷书中聊托宿。似怯清寒。
更爇都梁向博山。游仙梦杳。啼鸟声中春又晓。
未著乌纱。独坐溪亭数落花。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学者在深夜读书的情景。"先生困熟。万卷书中聊托宿",写出了主人公沉浸在书海中,疲惫但又借书中的知识寻求安慰。"似怯清寒。更爇都梁向博山",他点燃香料驱散寒冷,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孤寂。接着,词转向梦境,"游仙梦杳",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然而,现实中的春天早晨来临,"啼鸟声中春又晓",鸟鸣声唤醒了他。最后,"未著乌纱。独坐溪亭数落花",他仍未穿官服,独自坐在溪边亭子,欣赏着花瓣飘落,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闲适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知识的渴望,又有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仕途的淡然态度。陈三聘的词风清新,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
初谈自有形,继论人无极。
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
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
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
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窟。
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
何当衡庐间,相携玩义《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