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淮海锡圭馀,雅爱焚香把道书。
拙宦十年苍水使,论交半亩碧山居。
蠙珠总逐廉泉出,龙性真于俗态疏。
任是风尘满天地,可能磨泐许公渠。
维扬淮海锡圭馀,雅爱焚香把道书。
拙宦十年苍水使,论交半亩碧山居。
蠙珠总逐廉泉出,龙性真于俗态疏。
任是风尘满天地,可能磨泐许公渠。
此诗《送许使君》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对许使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品性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首句“维扬淮海锡圭馀”,以维扬(扬州)和淮海的美景为背景,暗示许使君出身不凡,拥有高贵的品质。接着“雅爱焚香把道书”一句,点明许使君喜爱焚香读书,追求精神上的修养与宁静,展现出其对道家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崇敬之情。
“拙宦十年苍水使,论交半亩碧山居”两句,通过描述许使君在官场的十年经历和他选择隐居于半亩碧山的生活方式,表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这里“苍水使”可能是指官职,而“碧山居”则象征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
“蠙珠总逐廉泉出,龙性真于俗态疏”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许使君比作从清泉中产出的珍珠和深藏龙性的生物,强调其品德如珍珠般纯净无瑕,性格如同龙一般高洁脱俗,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
最后,“任是风尘满天地,可能磨泐许公渠”两句,表达了即使外界环境再恶劣,也改变不了许使君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他的精神如同磐石般坚韧,不会被世俗的尘埃所侵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官场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坚守内心信念的高士形象,体现了董其昌对于理想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
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
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
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
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
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
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鶱。
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
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
各自限官守,何由叙凉温。
离忧不可忘,襟背思树萱。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