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夜哭仲孙概·其二》
《除夜哭仲孙概·其二》全文
宋 / 徐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我老那堪哭,吞声泪一襟。

应门差慰眼,伏枕独伤心。

白璧归黄壤,孤坟寄古林。

凄凉重泣痛,临绝有遗音。

(0)
翻译
我已年迈,怎能再承受哭泣的痛苦,只能强忍泪水,满心悲伤。
偶尔开门看看,勉强能安慰一下眼睛,但独自躺在床上,心中更是无比伤感。
如同洁白的美玉回归尘土,我的孤坟只身隐藏在古老的树林中。
再次感到凄凉,痛哭不止,临终之际似乎还有未尽的话语在耳边回响。
注释
我老:形容词,指诗人年迈。
那堪:副词,怎能承受。
吞声:动词短语,忍住不发出声音。
应门:动词,照看门户,这里指偶尔开门看看。
差慰:动词,稍微安慰。
伏枕:动词,躺在床上。
白璧: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黄壤:名词,泛指泥土,象征死亡。
孤坟:名词,指诗人的墓地。
古林:形容词,古老的树林。
临绝:动词,临近死亡。
遗音:名词,未尽的话语,可能指遗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所作的《除夜哭仲孙概(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友仲孙概的深切哀悼之情。首句“我老那堪哭”直接抒发了诗人年迈之身难以承受丧友之痛,接下来的“吞声泪一襟”描绘了他强忍悲泣,泪水湿透衣襟的画面。诗人感到些许安慰的是“应门差慰眼”,想象仲孙概若在,或许还能开门相迎,但现实却是“伏枕独伤心”,只能独自面对悲痛。

诗人进一步感慨仲孙概的离世,如同白璧归于尘土,“白璧归黄壤”,暗示生命的消逝;而他的坟墓孤独地坐落在“孤坟寄古林”,显得格外凄凉。最后两句“凄凉重泣痛,临绝有遗音”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仿佛还能听到他的声音,这遗音成为诗人永别的哀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细节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失去挚友后的无尽悲凉。

作者介绍

徐瑞
朝代:宋   字:山玉   号:松巢   籍贯:江西鄱阳   生辰:1255~1325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你喜欢

池鹤八绝句.鹤荅鸡

尔争伉俪泥中斗,吾整羽仪松上栖。

不可遣他天下眼,却轻野鹤重家鸡。

(0)

上香炉峰

倚石攀箩歇病身,青筇竹仗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0)

善恶二根不实偈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

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

舍恶送何处,取善令谁守?

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

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

(0)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义光带砺,象著乾坤。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锡以牺尊。

藩屏王室,翼亮尧门。八才两献,夫何足论。

(0)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輶轩遵上国,仙佩下灵关。

尊酒方无地,联绻喜暂攀。

离言欲赠策,高辨正连环。

野径浮云断,荒池春草斑。

残花落古树,度鸟入澄湾。

欲叙他乡别,幽谷有绵蛮。

(0)

春日书情赠别司空曙

壮志随年尽,谋身意未安。

风尘交契阔,老大别离难。

腊近晴多暖,春迟夜却寒。

谁堪少兄弟,三十又无官。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