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籁本泠善,听者自哀商。
峭绝天际云,落势疑瞿塘。
人老苦不少,日短苦不长。
昨见荷花落,今近梅花香。
迭伊鸟与虫,适命怡厥常。
寂怀泯有无,于世永徜徉。
秋籁本泠善,听者自哀商。
峭绝天际云,落势疑瞿塘。
人老苦不少,日短苦不长。
昨见荷花落,今近梅花香。
迭伊鸟与虫,适命怡厥常。
寂怀泯有无,于世永徜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对秋日景象的感慨与思考。开篇“秋籁本泠善,听者自哀商”以秋风的凄凉之声引出个人内心的哀愁,展现了诗人敏感细腻的情感世界。接着,“峭绝天际云,落势疑瞿塘”通过描绘高耸的云层和疑似瞿塘峡的落势,营造出一种壮丽而略带悲凉的自然景观,映射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人老苦不少,日短苦不长”直接表达了对人生老去和时间飞逝的无奈与感慨。随后,“昨见荷花落,今近梅花香”以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迭伊鸟与虫,适命怡厥常”则转向对自然界生灵的观察与思考,强调它们顺应自然规律,享受各自的生活状态,这或许是对诗人自身处境的一种反思,提醒自己应学会适应和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最后,“寂怀泯有无,于世永徜徉”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内心保持平静,超越物质与精神的界限,自由自在地存在于世间,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与自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我与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