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虚亭望,瀰茫烟水分。
残潮荡晴日,村火照江云。
隔浦张渔网,前汀集雁群。
云林西去远,翘首重思君。
独上虚亭望,瀰茫烟水分。
残潮荡晴日,村火照江云。
隔浦张渔网,前汀集雁群。
云林西去远,翘首重思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珠江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首句“独上虚亭望”,点明了诗人孤独登高的情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瀰茫烟水分”一句,通过烟水的广阔无垠,展现了珠江的浩渺与深远。
“残潮荡晴日”描绘了潮水退去后,阳光在平静的水面荡漾的景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村火照江云”则通过村落中升起的炊烟映照在江面上,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隔浦张渔网,前汀集雁群”两句,通过渔网和雁群的描写,展现了珠江边渔民的生活场景和迁徙中的雁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蕴含着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
最后,“云林西去远,翘首重思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珠江沿岸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扁舟夜泛,向子陵台下,偃帆收橹。
水阔风摇舟不定。依约月华新吐。
细酌清泉,痛浇尘臆,唤起先生语。
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
还念古往今来,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
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
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
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
南康父老传史君,疾呼急索初不闻。
未尝遣汲谷帘水,三岁只望香炉云。
云徐无心澹无滓,史君恬静亦如此。
飙然一去扫遗阴,便觉歊烦怅千里。
归田负戴子与妻,圃蔬园果西山西。
出门亭皋百顷绿,望云才喜雨一犁。
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邻成二老。
莫嫌鸡黍数往来,为报襄阳德公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