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盘武昌,古木参云稠。
诛茅东坡下,门前江水流。
永怀百世士,老气盖九州。
平生忠义心,云涛一扁舟。
笛声何处来,唤月下船头。
掬此月中水,簸弄人閒秋。
荡摇波中山,光中失林丘。
古今一俯仰,共尽随蚍蜉。
孙曹何足吊,我自造物游。
尚怜风月好,解与耳目谋。
归来玉堂梦,清影寒悠悠。
一顾能几何,鹘巢奄不留。
遗像不忍挂,尚恐儿辈羞。
俨然袖双手,妙赋疑可求。
何时谪仙人,骑鹤下瀛洲。
相期游八表,一洗区中愁。
连山盘武昌,古木参云稠。
诛茅东坡下,门前江水流。
永怀百世士,老气盖九州。
平生忠义心,云涛一扁舟。
笛声何处来,唤月下船头。
掬此月中水,簸弄人閒秋。
荡摇波中山,光中失林丘。
古今一俯仰,共尽随蚍蜉。
孙曹何足吊,我自造物游。
尚怜风月好,解与耳目谋。
归来玉堂梦,清影寒悠悠。
一顾能几何,鹘巢奄不留。
遗像不忍挂,尚恐儿辈羞。
俨然袖双手,妙赋疑可求。
何时谪仙人,骑鹤下瀛洲。
相期游八表,一洗区中愁。
这首诗描绘了东坡赤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深沉意味,充满了对古代士人的缅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连山盘武昌,古木参云稠”以磅礴之势开篇,将武昌山峦的连绵与古木的茂盛生动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雄浑的自然景观。接下来,“诛茅东坡下,门前江水流”则将视角转向东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门前的江水缓缓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永怀百世士,老气盖九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深深怀念,他们的精神和气概超越了时空,影响着整个世界。“平生忠义心,云涛一扁舟”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士人的忠诚与正义之心,如同在云涛中的一叶扁舟,虽渺小却坚韧不拔。
“笛声何处来,唤月下船头”通过笛声的描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似乎在召唤着远方的船只,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掬此月中水,簸弄人閒秋”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月光下的水波轻轻摇曳,仿佛在与人间的秋天对话。
“荡摇波中山,光中失林丘”描绘了水波荡漾时山川的倒影,以及光影交错间林丘的消失,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幻。“古今一俯仰,共尽随蚍蜉”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古今之事皆如蜉蝣般短暂。
“孙曹何足吊,我自造物游”表明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淡然态度,认为他们不足以引起自己的关注,自己更愿意与自然和谐共处。“尚怜风月好,解与耳目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归来玉堂梦,清影寒悠悠”描绘了诗人归家后内心的平静与孤独,仿佛在玉堂中做着清冷的梦。“一顾能几何,鹘巢奄不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遗像不忍挂,尚恐儿辈羞”则体现了诗人对先人形象的尊重与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最后,“俨然袖双手,妙赋疑可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艺术的敬仰与追求。“何时谪仙人,骑鹤下瀛洲”寄托了诗人渴望与古代杰出人物交流的愿望。“相期游八表,一洗区中愁”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自由旅行的向往,希望能摆脱尘世的烦恼,享受心灵的解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悟,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