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听歌来暮,还闻说去思。
但知忧国计,那肯问家为。
跨竹儿童集,携书父子随。
谢城攀恋处,争作画图披。
始听歌来暮,还闻说去思。
但知忧国计,那肯问家为。
跨竹儿童集,携书父子随。
谢城攀恋处,争作画图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宗放的《饯使君》,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出对使君深深的关怀和敬意。首句“始听歌来暮”描绘了傍晚时分,歌声渐起,似乎在为使君的离去举行送别仪式。接着,“还闻说去思”表达了人们对使君即将远行的思念之情。
“但知忧国计,那肯问家为”两句,诗人赞赏使君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家庭之事,显示出高尚的品格和责任感。接下来,“跨竹儿童集,携书父子随”描绘了儿童和父辈们自发地聚集,带着书籍陪伴使君出行,画面温馨而感人,体现出民间对使君的敬仰和支持。
最后一句“谢城攀恋处,争作画图披”,写的是人们在使君即将离开的地方依依不舍,竞相将这感人的一幕记录下来,希望留存为永久的记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使君的敬佩,也展现了民间百姓的情谊,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世间慵懒人,五分向有二。
例著一草衫,两膊成山字。
出语觜头高,诈作达官子。
草舍元无床,无毡复无被。
他家人定卧,日西展脚睡。
诸人五更走,日高未肯起。
朝庭数千人,平章共博戏。
菜粥吃一□,街头阔立地。
逢人若共语,荒说天下事。
唤女作家生,将儿作奴使。
妻即赤体行,寻常饥欲死。
一群病赖贼,却搦父母耻。
日月甚宽恩,不照五逆鬼。
玉台何所拟,方丈海天东。
恍惚金银阙,迢遥日月宫。
丹梯怀窈窕,飞构闪玲珑。
积翠含元气,通灵倚化工。
青童拾水碧,羽士驾星虹。
偶向尘涂曲,来观福地雄。
大还虽浪议,嘉遁亦高风。
濠上追庄叟,匡庐忆葛洪。
梦随苍鹤返,啸引紫霞通。
袅袅吹笙过,飘飘采药同。
何时谢轩冕,托意入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