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饯使君》
《饯使君》全文
宋 / 林宗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始听歌来暮,还闻说去思。

但知忧国计,那肯问家为。

跨竹儿童集,携书父子随。

谢城攀恋处,争作画图披。

(0)
翻译
起初在傍晚听到歌声,又听说有人谈论离别之情。
只知道忧虑国家大事,哪里肯关心家中的琐事。
孩子们跨过竹林聚集,父子们手捧书籍相伴而行。
在谢城依依不舍的地方,争相描绘成画作以作纪念。
注释
始:开始。
听:听见。
歌:歌曲。
暮:傍晚。
闻:听说。
去思:离别之情。
忧:忧虑。
国计:国家大事。
那肯:哪里肯。
问家为:关心家事。
跨竹:跨过竹林。
儿童集:孩子们聚集。
携书:手捧书籍。
父子随:父子相伴。
谢城:某个地方。
攀恋:依恋。
画图披:描绘成画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宗放的《饯使君》,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出对使君深深的关怀和敬意。首句“始听歌来暮”描绘了傍晚时分,歌声渐起,似乎在为使君的离去举行送别仪式。接着,“还闻说去思”表达了人们对使君即将远行的思念之情。

“但知忧国计,那肯问家为”两句,诗人赞赏使君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家庭之事,显示出高尚的品格和责任感。接下来,“跨竹儿童集,携书父子随”描绘了儿童和父辈们自发地聚集,带着书籍陪伴使君出行,画面温馨而感人,体现出民间对使君的敬仰和支持。

最后一句“谢城攀恋处,争作画图披”,写的是人们在使君即将离开的地方依依不舍,竞相将这感人的一幕记录下来,希望留存为永久的记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使君的敬佩,也展现了民间百姓的情谊,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作者介绍

林宗放
朝代:宋

宁国府宣城人,字问礼。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授潭州教授,改通州。州学旧刊《三谏集录》,载章惇奸状,惇之孙时为郡守,欲毁其板,宗放执不与。调太平州,四方学徒至者数百人。改知兰溪县,摧折豪强,奸吏屏气。以荐授广州通判,请祠禄归。
猜你喜欢

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

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

(0)

五言奉和咏棋应诏·其一

一枰位才设,两敌智俱申。

势危翻效古,行险乍为新。

称征非禦寇,言劫讵侵人。

欲知情虑审,鸿雁不留神。

(0)

五言白话诗·其四

世间慵懒人,五分向有二。

例著一草衫,两膊成山字。

出语觜头高,诈作达官子。

草舍元无床,无毡复无被。

他家人定卧,日西展脚睡。

诸人五更走,日高未肯起。

朝庭数千人,平章共博戏。

菜粥吃一□,街头阔立地。

逢人若共语,荒说天下事。

唤女作家生,将儿作奴使。

妻即赤体行,寻常饥欲死。

一群病赖贼,却搦父母耻。

日月甚宽恩,不照五逆鬼。

(0)

兀然无事·其六

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中睡兀兀。

举头见日出,乞饭从头?。

(0)

宿东林寺

禅房独树鸟争栖,月色冥濛雾渐迷。

晓起不知山路滑,西风吹雨过前溪。

(0)

云台观

玉台何所拟,方丈海天东。

恍惚金银阙,迢遥日月宫。

丹梯怀窈窕,飞构闪玲珑。

积翠含元气,通灵倚化工。

青童拾水碧,羽士驾星虹。

偶向尘涂曲,来观福地雄。

大还虽浪议,嘉遁亦高风。

濠上追庄叟,匡庐忆葛洪。

梦随苍鹤返,啸引紫霞通。

袅袅吹笙过,飘飘采药同。

何时谢轩冕,托意入无穷。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