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向人间,向水人亦尔。
客心何淡淡,清波正齿齿。
人境两萧然,太清游无始。
劳劳车马尘,谁是沧浪子?
流水向人间,向水人亦尔。
客心何淡淡,清波正齿齿。
人境两萧然,太清游无始。
劳劳车马尘,谁是沧浪子?
这首诗《河上》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高珩所作,描绘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以“流水”为引线,将自然界的流动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首句“流水向人间,向水人亦尔”,以流水自自然然地流向人间,引出人也应如流水般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接着,“客心何淡淡,清波正齿齿”两句,通过对比客心的淡淡与清波的细密,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心境的向往。
“人境两萧然,太清游无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指出在纷扰的人世间,仍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如同在太清之境中遨游,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寓意着精神世界的永恒与无限。
最后,“劳劳车马尘,谁是沧浪子?”则以世俗的忙碌与喧嚣反衬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出“沧浪子”的形象,即那些能够摆脱尘世束缚,保持心灵纯净的人。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传闻太守趋庭日,握手青山思不禁。
海阔群珠扶月上,天回双剑借龙吟。
诗篇且斗新秋色,手板宁输异代心。
一自蓟门风雨后,岁星何处不浮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