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城杨柳早寒知,不待秋来气已悲。
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
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
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
蓟城杨柳早寒知,不待秋来气已悲。
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
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
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
这首《蓟门早秋》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边塞初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思乡之情。
首联“蓟城杨柳早寒知,不待秋来气已悲”以“蓟城”的杨柳作为切入点,点明了地点和季节,通过“早寒知”三字,暗示出边塞气候的寒冷,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意的感伤情绪。
颔联“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故乡比作“天尽处”,形象地表达了对故乡的遥远思念,而“塞门愁记雁来时”则通过雁的南飞,触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深深忧虑。
颈联“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描绘了一幅边塞特有的景象:清晨,汉军骑兵出关,傍晚,胡笳声在楼上回响。这里不仅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动荡,也暗含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将视角转向了深闺中的女子,她因思念远征的丈夫而流泪,表达了对亲人安全归来的期盼。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延续,也是对整个边塞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给家庭带来痛苦的同情与关注。
整体而言,《蓟门早秋》通过对边塞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切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斋戒叩头笺天公,幸矣使我为枯蓬。
枯蓬于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
此生安往失贫贱,白发萧萧对黄卷。
今人虽邻有不觌,古人却向书中见。
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东蒙。
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
终年无人问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许。
可怜对酒不敢豪,它日空浇坟上土。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
渡江诸贤骨已朽,老夫亦将正邱首。
杜郎苦瘦帽擪耳,程子久贫衣露肘。
君复作意寻齐盟,岂知衰懦畏后生。
大篇一读我起立,喜君得法从家庭。
鲲鹏自有天池著,谁谓太狂须束缚。
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宋·陆游】斋戒叩头笺天公,幸矣使我为枯蓬。枯蓬于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此生安往失贫贱,白发萧萧对黄卷。今人虽邻有不觌,古人却向书中见。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东蒙。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终年无人问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许。可怜对酒不敢豪,它日空浇坟上土。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渡江诸贤骨已朽,老夫亦将正邱首。杜郎苦瘦帽擪耳,程子久贫衣露肘。君复作意寻齐盟,岂知衰懦畏后生。大篇一读我起立,喜君得法从家庭。鲲鹏自有天池著,谁谓太狂须束缚。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https://shici.929r.com/shici/Nq4xEE9.html
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正平独肯从文举,中散何曾靳孝尼。
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鸡豚异日为同社,应有千篇唱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