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蓟门早秋》
《蓟门早秋》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蓟城杨柳早寒知,不待秋来气已悲。

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

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

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

(0)
鉴赏

这首《蓟门早秋》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边塞初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思乡之情。

首联“蓟城杨柳早寒知,不待秋来气已悲”以“蓟城”的杨柳作为切入点,点明了地点和季节,通过“早寒知”三字,暗示出边塞气候的寒冷,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意的感伤情绪。

颔联“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故乡比作“天尽处”,形象地表达了对故乡的遥远思念,而“塞门愁记雁来时”则通过雁的南飞,触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深深忧虑。

颈联“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描绘了一幅边塞特有的景象:清晨,汉军骑兵出关,傍晚,胡笳声在楼上回响。这里不仅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动荡,也暗含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将视角转向了深闺中的女子,她因思念远征的丈夫而流泪,表达了对亲人安全归来的期盼。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延续,也是对整个边塞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给家庭带来痛苦的同情与关注。

整体而言,《蓟门早秋》通过对边塞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切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其九

松柏生涧壑,坐阅草木秋。

金石在波中,仰看万物流。

抗脏自抗脏,伊优自伊优。

但观百岁后,传者非公侯。

(0)

卜算子慢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0)

渔家傲·其十五

乞巧楼头云幔卷。浮花催洗严妆面。

花上蛛丝寻得遍。颦笑浅。双眸望月牵红线。

奕奕天河光不断。有人正在长生殿。

暗付金钗清夜半。千秋愿。年年此会长相见。

(0)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斋戒叩头笺天公,幸矣使我为枯蓬。

枯蓬于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

此生安往失贫贱,白发萧萧对黄卷。

今人虽邻有不觌,古人却向书中见。

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东蒙。

不愿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剑红尘中。

终年无人问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许。

可怜对酒不敢豪,它日空浇坟上土。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

渡江诸贤骨已朽,老夫亦将正邱首。

杜郎苦瘦帽擪耳,程子久贫衣露肘。

君复作意寻齐盟,岂知衰懦畏后生。

大篇一读我起立,喜君得法从家庭。

鲲鹏自有天池著,谁谓太狂须束缚。

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0)

次韵曹九章见赠

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正平独肯从文举,中散何曾靳孝尼。

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鸡豚异日为同社,应有千篇唱和诗。

(0)

虎丘

虎踞标灵迹,危楼杳霭间。

剑池沉石壁,金地涌秋山。

塔影松轩断,云迷藓径斑。

磬随灵籁尽,鹤伴老僧闲。

有句惭先哲,无辞愈厚颜。

我来聊写望,顿觉离人寰。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