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关山雨雪多,茫茫北望见漳河。
寒云接地行人断,衰草连天猎骑过。
倚剑中原回白日,开樽上国渺苍波。
何当邺下繁华地,极目萧条一醉歌。
马上关山雨雪多,茫茫北望见漳河。
寒云接地行人断,衰草连天猎骑过。
倚剑中原回白日,开樽上国渺苍波。
何当邺下繁华地,极目萧条一醉歌。
这首《渡漳河》由清代诗人陈秉所作,描绘了诗人渡过漳河时所见的壮丽而苍凉的北方风光。
首联“马上关山雨雪多,茫茫北望见漳河。”开篇即以“雨雪”渲染出北方的寒冷与荒凉,诗人骑马北望,只见茫茫一片,漳河隐约可见,展现出一幅辽阔而又孤寂的画面。
颔联“寒云接地行人断,衰草连天猎骑过。”进一步描绘了北方的景象。寒云低垂,仿佛与地面相连,行人稀少,只有猎骑在衰败的草地上匆匆掠过,营造出一种荒凉与静谧并存的氛围。
颈联“倚剑中原回白日,开樽上国渺苍波。”转而抒发诗人的情感。倚剑远眺,中原大地尽收眼底,太阳缓缓西沉,酒樽开启,面对苍茫的水面,诗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情感深沉而复杂。
尾联“何当邺下繁华地,极目萧条一醉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萧条景象的感慨。他想象着回到昔日的繁华之地,纵情歌唱,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北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文字微妙诀,到底元平夷。
词人不能工,变怪生崛奇。
汶上大夫者,得法灵均师。
修辞滋其平,不以怒出之。
白云自多态,流水长清漪。
作者云已往,知者其为谁。
九诵的子孙,八鸾行康逵。
天将和其声,复见风骚遗。
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阿柴冠尚痴,阿㭲晬欲死。
槃也年未彊,早为贫出仕。
家庭所训诲,仕亦当念此。
敬则能莅官,敏则能决事。
事长如严师,择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
只效龙伯高,芳名播青史。
觱篥声中气序过,溪头燕子又归窠。
清涵夜色花无睡,翠洗晨妆脸半酡。
红萼尚怀乡国旧,锦心空抱客愁多。
饮酣乐极翻成感,泪湿胭脂雪满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