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
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
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
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
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生活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纷争竞逐的厌倦,以及对安逸隐居生活的向往。"自种芜菁亦自锄"说明诗人不仅喜欢这种生活,而且亲自动手耕耘,体现出一种自给自足、不依赖外界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麋鹿因栅栏而受到困扰,鹰鹯之所以会搏击,是因为栖息地的稀少,这些都是对比喻,反映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和侵占自己的空间感到不安。
"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显示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与谦逊态度。尽管他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但仍然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不足,因此更加依赖于书籍知识来弥补这些缺陷。
最后两句"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则通过对古代贤者张翰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坚守原则和对书籍的热爱。刀尺代表着规矩与标准,绳墨是用来确保建筑之正的工具,这里象征着不违背自己的准则。而"莫疑张翰恋鲈鱼"则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外界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和个人修养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