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欲吐东方熹,帘栊未曙晨鸡知。
严更罢报停虱箭,晨飔飒飒夜色微。
宫殿初传鱼钥来,万户千门次第开。
海日欲吐东方熹,帘栊未曙晨鸡知。
严更罢报停虱箭,晨飔飒飒夜色微。
宫殿初传鱼钥来,万户千门次第开。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天边海日初升,东方微曦,而晨鸡已开始啼鸣,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夜晚到黎明的过渡时刻,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有序进行。
首句“海日欲吐东方熹”,以“欲吐”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海面上即将升起的太阳,仿佛是羞涩地在东方缓缓显露其光芒,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帘栊未曙晨鸡知”一句,将视角转向室内,晨鸡的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预示着白昼的到来,同时也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
“严更罢报停虱箭”这一句,通过“严更”(古代计时单位,指深夜)和“虱箭”(古代计时工具,类似漏壶),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结束。随着夜晚的结束,夜晚的计时工具也停止了工作,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晨飔飒飒夜色微”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微风轻拂,夜色渐淡,大自然逐渐苏醒,为新的一天拉开了序幕。
最后,“宫殿初传鱼钥来,万户千门次第开”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宏大的场景——皇宫。鱼钥是古代用于开启宫门的钥匙,这里象征着权力的传递和秩序的恢复。随着鱼钥的传来,皇宫的大门依次打开,预示着朝廷的运作和国家的治理活动即将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从黑夜到白昼的转变过程,以及人类社会从静谧到活跃的过渡,充满了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君如历块马,万里当霜蹄。
今为绕枝鹊,终夕未安栖。
二年三见过,每至醉似泥。
我贫觞豆薄,饭豆兼羹藜。
汲碧云雨硖,撷青风露畦。
焉能效季伦,咄嗟办䓑荠。
君妇工烹调,刀几劳柔荑。
昔尝留我饭,鲜腴出中闺。
慎勿笑粢粝,平生把锄犁。
朝来忽告别,复指巴渝西。
借问王内史,何时游会稽。
闭门读丧礼,荒庭蓬藋深。
愁云聚陇首,悲风吹棘心。
邻里昨甚忧,哭踊恐不任。
近除二月禫,初御五日琴。
虽复瘦栾栾,众语喜见今。
谅其念遗体,保此躯千金。
顾无疡可沐,发脱未胜簪。
稍当理衣冠,结绶且正襟。
渠家符玺郎,实冠翰墨林。
世业乏润色,诏书行访寻。
紬绎须史迁,校雠得刘歆。
再编中兴诗,更载庭燎箴。
暇时侍君侧,祈招诵愔愔。
壁挂凝尘榻,苔生啸月楼。
喜闻佳客至,能为故人留。
雨积山川暝,风传鼓角秋。
沙边晚相别,留眼送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