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读丧礼,荒庭蓬藋深。
愁云聚陇首,悲风吹棘心。
邻里昨甚忧,哭踊恐不任。
近除二月禫,初御五日琴。
虽复瘦栾栾,众语喜见今。
谅其念遗体,保此躯千金。
顾无疡可沐,发脱未胜簪。
稍当理衣冠,结绶且正襟。
渠家符玺郎,实冠翰墨林。
世业乏润色,诏书行访寻。
紬绎须史迁,校雠得刘歆。
再编中兴诗,更载庭燎箴。
暇时侍君侧,祈招诵愔愔。
闭门读丧礼,荒庭蓬藋深。
愁云聚陇首,悲风吹棘心。
邻里昨甚忧,哭踊恐不任。
近除二月禫,初御五日琴。
虽复瘦栾栾,众语喜见今。
谅其念遗体,保此躯千金。
顾无疡可沐,发脱未胜簪。
稍当理衣冠,结绶且正襟。
渠家符玺郎,实冠翰墨林。
世业乏润色,诏书行访寻。
紬绎须史迁,校雠得刘歆。
再编中兴诗,更载庭燎箴。
暇时侍君侧,祈招诵愔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表达了作者李仁甫在丧期结束后的内心感受和生活转变。诗中描述了他在丧礼期间的闭门读书,以及丧事结束后家中环境的荒凉与内心的哀愁。他提到邻里之前的担忧和自己的悲痛,但随着丧期的结束,他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如除去丧服、弹奏乐器以寄托哀思。
诗中还提及了李仁甫的家庭背景,他是符玺郎,家族在文坛有一定地位。他自谦学问不足,希望能像司马迁那样有深厚的历史功底,或像刘歆那样精通校对修订,期待自己能在文学创作上有所贡献,如编纂中兴时期的诗歌,甚至撰写庭燎箴这样的警戒诗篇。
最后,他表示会在闲暇时陪伴在尊长身边,静静地聆听教诲,体现了他对家庭和传统的尊重。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丧葬的哀伤,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家族责任的承担。
人间一理万物凝,夏虫底用多疑冰。
我曾烂赏万花国,每谓乾坤总形色。
梅花肯欲为公寻,江北江南皆可得。
指灯为火谅不难,不然枉跨城东鞍。
万紫千红总佳兴,影响前头路空暝。
高斋独坐几深思,此意我知公亦知。
定山破袖无尺大,东归袖取蓬莱峰。
峰头老秃几千树,槎牙万古撑长空。
箕山老人不晓事,问余欲向青天住。
醉中见许不作难,袖中滚滚倾天地。
老人睹此造化权,返却而走心茫然。
忽然江海一平地,千仞万仞飞苍烟。
锦树苍峰不须买,草阁秋崖明月在。
白头得此当有知,还我东坡袖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