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理万物凝,夏虫底用多疑冰。
我曾烂赏万花国,每谓乾坤总形色。
梅花肯欲为公寻,江北江南皆可得。
指灯为火谅不难,不然枉跨城东鞍。
万紫千红总佳兴,影响前头路空暝。
高斋独坐几深思,此意我知公亦知。
人间一理万物凝,夏虫底用多疑冰。
我曾烂赏万花国,每谓乾坤总形色。
梅花肯欲为公寻,江北江南皆可得。
指灯为火谅不难,不然枉跨城东鞍。
万紫千红总佳兴,影响前头路空暝。
高斋独坐几深思,此意我知公亦知。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快乐时光的怀念。
首句“人间一理万物凝”描绘了自然界万物在某一真理的指引下和谐统一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与赞美。接着,“夏虫底用多疑冰”一句,以夏虫对冰的不解喻人对未知事物的无知或困惑,强调了知识与理解的重要性。
“我曾烂赏万花国,每谓乾坤总形色”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认为天地间的一切都蕴含着独特的形态与色彩。接下来,“梅花肯欲为公寻,江北江南皆可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发现,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都能找到心中的那份美好。
“指灯为火谅不难,不然枉跨城东鞍”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光明与行动的重要性,即使是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光明,不应因困难而放弃追求。最后,“万紫千红总佳兴,影响前头路空暝”描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乐趣,但有时也会陷入迷茫,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高斋独坐几深思,此意我知公亦知”则是诗人对自我反思与理解的表达,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共鸣与理解。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