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石图为许志完作》
《木石图为许志完作》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古风

定山破袖无尺大,东归袖取蓬莱峰。

峰头老秃几千树,槎牙万古撑长空。

箕山老人不晓事,问余欲向青天住。

醉中见许不作难,袖中滚滚倾天地。

老人睹此造化权,返却而走心茫然。

忽然江海一平地,千仞万仞飞苍烟。

锦树苍峰不须买,草阁秋崖明月在。

白头得此当有知,还我东坡袖中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开篇“定山破袖无尺大,东归袖取蓬莱峰”,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之高峻,仿佛能将蓬莱仙岛收入袖中,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想象力。

接着,“峰头老秃几千树,槎牙万古撑长空”两句,通过对比老树与山峰的永恒存在,以及它们对天空的支撑,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古老。诗人在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观,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箕山老人不晓事,问余欲向青天住”两句,引入了一个虚构的箕山老人,他不解诗人的追求,询问为何要居住于青天之上。这一情节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

“醉中见许不作难,袖中滚滚倾天地”则通过醉酒后的视角,展现了诗人眼中世界的广阔与变化,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和诗人的豁达心境。

“老人睹此造化权,返却而走心茫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面对自然之美的复杂心情——既感到震撼,又可能陷入思考与茫然。

最后,“忽然江海一平地,千仞万仞飞苍烟”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瞬息万变,江海平地,千仞万仞之上云烟缭绕,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动态美。

“锦树苍峰不须买,草阁秋崖明月在”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赞美,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珍贵与不可复制,即使是在简陋的草阁秋崖之中,也能欣赏到明月的光辉。

“白头得此当有知,还我东坡袖中海”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古代文豪苏轼一样,能够领略并珍藏这份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世的理解与传承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由、超越与传承的向往。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仲秋御园即事·其二

水落沙纹出,苔消蹊径长。

阶蛩鸣意懒,梧月望中凉。

欲老荷彫谢,将归燕颉颃。

今朝看枫桕,秋染半丹黄。

(0)

射猎南苑即事·其二

增城门外接村坰,禾黍垂黄菜麦青。

今日翠华凭赏处,要知忧思几番经。

(0)

题张雨森画屏十景·其十篷窗对雪

寒溪冻不流,风雪夜维舟。

树老归鸦冷,更长倦仆愁。

湖山随寂寞,天地共沉浮。

疑是瞿硎子,萧然被鹿裘。

(0)

七夕感事六首·其六

钧天奏玉虚,阿母到来初。

分景曾名剑,班龙共驾舆。

长生虽有术,入道惜无书。

何似天人策,明庭对仲舒。

(0)

七夕感事六首·其一

霓裳辞婺阁,凤驷渡天江。

浅靥开星眼,脩蛾写月庞。

停梭掩空帐,集鹊作徒杠。

漫叹三秋阻,应知万劫双。

(0)

静明园杂咏八首·其六

偶泛鉴湖明,荷风拂棹清。

鸥波光上下,梅雨昼阴晴。

古帖閒来拓,名茶手自烹。

夕阳在高柳,蝉嘒一声声。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