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头山作屏当砌,石眼泉为镜照窗。
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檐头山作屏当砌,石眼泉为镜照窗。
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清幽的场景,诗人晁补之所见的是自家孔雀院后的一处泉水。"檐头山作屏当砌",形象地写出了山峦仿佛是天然的屏风,矗立在屋檐下,与庭院相映成趣,显得格外宁静。"石眼泉为镜照窗",运用了比喻,将泉水比喻为明亮的镜子,映照着窗户,暗示了泉水的清澈和院落的整洁。
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表达心境:"我亦困蒙如可击",这里的"困蒙"可能是指诗人的内心迷茫或疲倦,他觉得自己如同需要击打的石头,渴望得到泉水般的洗涤和启发。"此泉从户到西江",进一步延伸了泉水的意象,暗示着泉水的力量能够洗涤到远方的西江,寓意着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无穷无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追求。
北风吹同云,惨澹日已夕。
枕上闻霰零,须臾映窗白。
晓来篱户间,平地忽过尺。
群峰静缭绕,弥望无寸碧。
栖鸟噤不鸣,空山断行迹。
古木摧危梢,荒崖失奇石。
瑞色遍天壤,膏润归宿麦。
螟蟊深入地,沴气亦消释。
丰年信可占,岂复忧民食。
野老不知寒,欢声动阡陌。
聊作喜雪歌,仰谢天钧力。
歌长遣谁和,写寄西峰客。